第44部分(1 / 4)

小說:神凋天龍游記 作者:吹嘻

飛為宜都太守、徵虜將軍”,獨當一面﹔劉備奪取益州後,又“以飛領巴西太守”,處於與新佔漢中的曹軍對峙的第一線﹔他大敗曹軍名將張合,為劉備鞏固對益州的統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馬超雖然遲至建安十九年(214)方歸順劉備,但他的剽悍善戰早已聞名遐邇,所以他一到劉備軍中,就使被劉備圍在成都的劉璋失去鬥志,開城出降,從而為劉備立了一大功。黃忠於建安二十四年(219)親斬曹軍名將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魏延從建安二十四年起鎮守漢中,挑起了屏障益州,經營北伐前進基地的重任﹔劉備去世後,他更以蜀漢第一員大將的身份,南征北伐,出生入死,建立了累累功勳。趙雲呢﹖長期跟隨在劉備、諸葛亮身邊,很少獨當一面,功業自然就不那麼顯赫了。

正因為這樣,在蜀漢集團中,趙雲的地位不僅不如關羽、張飛,而且不如馬超、黃忠、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早已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新亭侯)﹔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先已被封為都亭侯)﹔拜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時,趙雲僅為翊軍將軍。章武元年(221),劉備稱帝,除關羽、黃忠已卒外,張飛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馬超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魏延也進拜鎮北將軍。這時,趙雲的官爵卻未升遷。建興五年(227),諸葛亮駐漢中,準備大舉北伐。這時,關、張、馬、黃均已物故﹔魏延以鎮北將軍、都亭侯的身份,擔任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剌史﹔而趙雲則以鎮東將軍、永昌亭侯的身份,跟在諸葛亮身邊,地位仍然不及魏延重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趙雲去世。

然而,歷史上的趙雲絕非平庸之輩,他有著一些不同凡響的優秀品格﹕

其一,深明大義。在那個動亂擾攘的年代裡,一個人的文韜武略為誰所用,乃是其品格高下的試金石。當其時也,為一己富貴而趨炎附勢、助紂為虐者不乏其人,懵懵懂懂地供人驅使者更比比皆是。趙雲的選擇如何呢﹖據《趙雲別傳》記載,當趙雲初從公孫瓚時──

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懮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願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洶洶,未知孰是,民有倒縣(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這一段話,可以看作趙雲的政治宣言。他的原則──“從仁政所在”﹔他的目標──解民於倒懸。在封建社會中,這應該說是難能可貴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孫瓚是為此,後歸劉備也是為此,而不是單純出於私人感情。正是這一點,使趙雲大大高出一般的赳赳武夫。

其二,忠直敢諫。《趙雲別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

這件事告訴我們,趙雲的頭腦比同時的許多人清醒,他不僅能從劉備集團的長遠利益考慮問題,而且注意爭取民心。無怪乎劉備馬上採納了他的建議。

當劉備要去討伐東吳,以報襲荊州、殺關羽之仇時,趙雲又挺身而出,竭力勸阻,指出﹕“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不應置魏,先與吳戰。”由於劉備拒絕了趙雲、秦宓等人的諍言,一意孤行,終於遭到夷陵之敗,使蜀漢元氣大傷。這從反面證明了趙雲意見的正確。

綜觀蜀漢集團的歷史,在眾多武將中,其它人都不曾像趙雲那樣,從根本大計上直言規諫劉備,這又是趙雲識見過人之處。

其三,公正無私。趙雲追隨劉備多年,總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赤壁之戰前,劉備曾於博望坡打敗曹操大將夏侯﹖。在戰鬥中,趙雲俘虜了其部將夏侯蘭。他與夏侯蘭本是同鄉,“少小相知”。在這種情況下──

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雲不用自近……

不是私自賣放,而是報告劉備﹔不是為個人增添幫手,而是為劉備推薦人才﹔公事公辦,實堪稱讚﹗趙雲的這一優秀品質早為劉備所賞識,所以劉備曾任他為留營司馬,“掌內事”﹔而他一直兢兢業業,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惡由己,褒貶任情的楊儀之流就差得太遠了。

其四,謙虛謹慎。趙雲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