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揉著熊大的頭:“怎麼?不認得我了?” 熊大烏溜溜的黑眼圈裡,一雙小眼睛愣了好一會兒,又湊近嗅了嗅……整隻熊呆住了。 不是吧? 這滿身血氣的糟老頭子是小七郎? 小七郎到底經歷了什麼? 七郎覺得熊大認出了他,招呼著哥哥們,把老熊抬進自家馬車。 “走!回家咯!”七郎高興地喊。 竹熊壽命超過三十的極少,趙家照料得好,才能讓這熊娃子活得那麼安逸。 熊大還在,他也未老,正是最好的時光。 鄉親們樂呵呵地跟著喊:“華陽縣侯回家了!” 可惜出門匆忙,忘了帶鑼鼓和嗩吶,否則一路敲鑼打鼓、吹著嗩吶回村,那才夠喜慶。 他們這麼張揚,不一時全城都知道華陽縣侯回鄉。 有來往的人家立刻安排送禮問候…… 別看華陽縣侯出身農家,人家本事大,滅國像喝水! 久仰七郎大名的年輕小輩,更鬧著要親自上門,看看華陽侯是不是傳說中的騎飛馬、能噴火~~ 七郎先安頓好隨行的親兵護衛。 這些人可不是家丁僕人,而是邊州軍戶,是七郎的下屬。 統領身上有校尉的武職,跟著趙侯爺,搏一個晉升之階! 他們除了領糧餉,還會從七郎這裡領一份津貼。 趙侯爺從不虧待自己人~~ 程務挺更不必說,出身廣平程氏,其父是名將程名振。 天明村住不下所有人,程務挺和校尉等,安排在城中驛館、客棧。 七郎一家自然是迴天明村趙家,這是他們的根。 無論去到哪裡,都記得自己的根。 趙大郎兄弟去長安時,將家中牲畜、田地託親戚照料。 幫忙照顧老宅的是大嫂張氏的侄子。 如今見老趙家鬧哄哄的回來,張家兄弟在門口燒起竹竿,噼裡啪啦的爆竹聲平添了幾分喜慶。 鄉親們簇擁著七郎回到老宅,七嘴八舌:“這麼大老遠的回來,肯定是累了,擺席面接風的事不急!” “好幾樁大喜事呢!要大擺席面,這院子恐怕鋪陳不下,不如就去祠堂那邊?” “要得!我們提前去杏花村定幾頭大豬,再去買幾頭羊!” 沒等趙家兄弟說什麼,鄉親們已經將擺席的事安排得明明白白。 村長大牛拍著七郎的肩膀:“這回是鄉親們給你接風,酒菜都由我們管,不用你們操心!” 吃了趙家那麼多次席面,他們得大張旗鼓地還一次! 七郎客氣了幾句,大牛瞪眼:“怎麼?就不能讓我們盡一點心?就說你賞不賞臉吧!” 族親都這麼說了,七郎只好爽快應下。 親戚們樂呵呵的,這才對嘛!親戚間就該有來有往! 阿全當了侯爺,還是他們的親戚,沒有一點架子! 見趙家人疲憊,鄉親們幫著打掃門庭、燒熱水、用火把燻屋子裡的潮氣…… 忙活了好一會兒才陸陸續續離開。 張家兄弟過來彙報:“家裡牲畜每天都有喂……熊大那老熊,胃口可不小,一天吃好多筍!” “姑丈家的豬圈壘得好,荒廢了可惜,我們捉了幾頭小黑豬回來,養到過年能宰年豬!” 趙大郎一一聽著,誇道:“好!家裡多虧了你們!” 張氏又拿出準備好的禮物,讓侄子帶回去……沒有多貴重,卻都是鄉下人稀罕又實用的。 張家兄弟高興地收下,一起告辭回杏花村。 給姑姑看一下房子牲畜,還不是應該的?也不在乎什麼禮物! 七郎屋前屋後轉了一圈,心滿意足地坐在桃樹下的躺椅上,嘴角一直掛著笑。 “是家的感覺。”他滿足地喟嘆,“外面的房子再好,沒有家裡安心。” “這兩棵桃樹,是我讓老爹種的,現在又開花了。” 董月明坐在他旁邊,望了望四周,“這院子蓋了有二十年,雖然每年修繕,到底舊了。家裡人越來越多,買一塊地再蓋個大院子也使得。” 七郎搖了搖頭:“以後再說……現在不是常回來,蓋了住不上,還要請人照看。” 房屋一定要有人氣,沒人住的用不了幾年就會倒塌、雜草叢生。 而趙大郎和趙二郎兩家另外接辦了田莊、蓋了房舍,完全夠住。 熊大依偎在七郎腿邊,小孩子們擠在一起擼熊。 七郎摸了摸女兒的小腦袋,對孩子們說:“人一輩子,日求三餐、夜求一宿,除此之外再多的錢財和房屋都是身外之物,只會徒增煩惱。” 小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頭。 趙義抱著一捆馬草從院中經過,接了一句:“么叔!我覺得有錢挺快樂的,怎麼會煩惱?” 七郎淡淡回應:“那是你的錢還不夠多。” 趙義:…… 置辦田產和房舍,七郎另有想法,已經跟家人商量好。 等族裡給他們辦接風宴,再當眾公佈。 他們回來沒幾日就是寒食。 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同樣是掃墓祭祀的日子。 大人在院子裡忙碌著祭祀要用的東西,看小孩子們玩鬧。 準備好祭品,一家老小齊齊出動,去後面山坡的祖墳。 因某些原因,這些墳很多都是衣冠冢,但祖先們無論身亡何處,終究魂歸故里。 往年寒食、清明時節,大多細雨紛飛,今年卻難得的清朗。喜歡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