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聽到馬車裡傳出的說笑聲,同樣歡呼雀躍。 離鄉那麼多年,一不小心就滅了一個國,平了一場叛亂,再不經意地從華陽縣子成了華陽縣侯…… 其實也沒多了不起,也就勉強對得起列祖列宗~~ 鄉親們不要太熱情,他會不好意思的。 都說蜀道難,從長安到益州雖不太遠,但路途崎嶇難行。 羅先生原本負責修史,近日辭了官,帶著兩個孫子一起回鄉。 辭官的原因,羅先生沒有明說,但七郎能猜到。 一是朝堂權力鬥爭越來越厲害,普通官員都被逼著站隊,別說修史,養豬都有風險; 二是隨著趙家門庭漸高,羅賢妃似乎動了心思,藉著羅先生跟趙家來往…… 不久前,羅賢妃寫了一份《建言六策》,請求董月明斧正,說是要獻給皇帝。 七郎看了一遍這份獻策,就讓董月明婉拒了。 瞧瞧說的都是啥? 讓每一個邊疆督撫都交稅,加強對邊疆的控制? 你以為每一個督撫都像趙七郎那麼能幹嗎?不問朝廷要救濟就好了! 每一個村鎮建官學,由官府出錢,並免收束脩? 理想是好的,可官府哪來那麼多錢? 還有官府出資建“慈幼莊”領養棄兒…… 總之是把七郎在遼東做的政績,都給搬了一遍,甚至更進一步,卻沒想好其他地方能不能用! 在宮裡那麼多年,把學業都荒廢了嗎? 羅先生也看過那份獻策,沉思了一晚…… 讓人轉告羅喬,不必費這個心,老老實實教養好小皇子。 為免羅賢妃再生什麼心思,羅先生索性辭官歸故里。 在驛館休息時,他們還跟附近的居民說話。 “有幾家還盤了炕,說是從遼東學的!” “山上沒有好田,索性種了辣椒,賣給來往商人。” “辣椒種子?是從華陽那邊流出來的。還有人種胡椒,那玩意兒不好種。” 七郎問了幾句,得知本地縣令姓韋,長安人,很受當地百姓愛戴,被稱為“大人”。 京兆韋氏,鼎鼎有名的長安大士族。 皇帝出於集中皇權的考慮,要打壓士族。 但士族不全是壞的。 士族重視名聲,又有家族補貼,當地方官不用刮地皮。 這天底下的官員,不論寒門還是士族,只要把百姓的生活放在首位,都是值得誇讚的。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暖花開的時候,他們回到了益州。 南來北往的商隊越來越多,車馬不絕、各種口音吆喝著打招呼,盛世的畫卷徐徐展開。 天明村的鄉親們提前兩天得到快馬來報,趙家兄弟齊齊回鄉。 “阿全也回來了!” 這個訊息立刻讓五里三村都沸騰起來! 趙大郎他們回來不稀奇……田莊土地雖有長工佃戶打理,做主家的得看著才放心。 可那是趙全! 是他們的華陽縣侯! 里正招呼著幾個村跟趙家沾親帶故的人,換好衣服,拖著懶洋洋的熊大出城去迎接。 “這熊娃子是阿全養的,該去迎一迎主人。” 村民或走路,或騎驢,老人小孩坐在板車上,邊走邊說話。 “從前有個愛竹熊的蜀王,還不敢拖熊娃子出來,現在可以遛了!” “哪個曉得蜀王去哪了?” “哪裡還有蜀王?現在叫涪陵郡王!” 至於涪陵在哪裡,那就不要問,不曉得~~ 熊大懶洋洋地趴在板車上,被顛簸得有些暈。 這些人要把熊帶去哪裡? 鄉親們聽到訊息才出城,趕到城外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們的華陽縣侯。 “難道不是今天?”村裡二狗子問。 里正揹著手:“算過路程,就是今天……看看,那是不是?” 隱隱約約看到一大隊人穿著統一樣式的衣服,騎著馬過來,浩浩蕩蕩的陣勢令周圍的行人都遠遠避開。 去過遼東的人立刻喊:“是遼東都督府護衛的衣裳!” 絕對沒錯了! 鄉親們歡呼著上前,隔著老遠就喊:“阿全!我是村長,你還認得我不?” “我是你表叔家的二姑媽,你小時候我抱過你來著!” “還有我……” 親戚們太熱情,反而把至親的周大通一家擠到一邊。 周大通也不惱,親的就是親的,羊肉貼不到狗身上,他身上的新衣裳還是外甥給的呢! 周強和周寶有些焦慮,老爹從長安回來,帶回好多吃的穿的,就是不分給他們! 這老頭摳門! 親兒子都不給,難道想留給野生的? 如今知道趙家兄弟回來,他們就想趕熱灶撈點好處。 七郎遠遠看到鄉親們,扯了扯韁繩,加快速度。 石頭舅舅真是的,說讓人快馬回家報個信,順便收拾屋子…… 結果,勞煩鄉親們了吧? 這麼熱情,真是招架不住啊! 七郎和兄長們一起下馬,笑著跟鄉親們打招呼:“大夥兒怎麼都來了?正是農忙的時候呢!” 里正笑道:“不差在這一天半天……哦!這是阿全吧?唉喲!可真是威武!” “文殊院俗講,說……說啥來著?” 旁邊的年輕人齊聲補充:“水淹七軍滅百濟!大軍掃蕩草原!生擒草原智者!俘虜十多萬人!” 七郎笑著謙虛:“一點小功勞,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