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32講吓(1 / 4)

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段解釋不再重複。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這段經文是要把「空大」會相歸性,歸到我們的一念真心。看來《楞嚴經》是一步一步圍繞著我們當下的心、圍繞著我們周邊的環境逼問:你知道嗎?這是怎麼回事?所以我們越讀《楞嚴經》越是感慨萬分,這才是講真經啊!這才是要我們開智慧呀!

空性無形:空性沒有形狀,沒有數量。需要提醒的是,佛常常將虛空來比喻真空,比喻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但比喻不是真實,不能當真。虛空並不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這是按照通教來說。當然講到圓頓大法,沒有哪一樣不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沒有哪一樣當下不是真空。雖然虛空是色法,但十法界萬法當中,如果要選一樣法來比喻我們的真空,除了虛空還有沒有其它法更加合適啊?沒有。因為它貼近真空,貼近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因色顯發:如果沒有山河大地,天上沒有云彩,我們能不能感覺到虛空的存在啊?感覺不到。

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距離河遠的地方就需要鑿井,否則沒有水用。下面呢,提到各個種族的情況:

諸剎利種:在印度是第二個高貴的階層,做官做府都集中在這一部分人手裡,他們也比較富裕、能幹、有才學。婆羅門:是印度社會最高的一個貴族階層,既是財富的貴族,又是精神貴族,他們把握了國家的文化教育大權。毗舍:在印度社會是專門從事經商的階層,其它經典裡有時候把它說為「吠舍」。首陀:是指農民,這個階層的人很多,自給自足。頗羅墮:就是從事各種手工藝產品的人,翻譯成漢語叫利根。旃陀羅:這種人在印度社會沒有身份,相當於奴隸;他沒有政治權利,可以隨時被買賣,這些人屬於屠夫一類。

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在新住的地方就必須要鑿井。由於有這種同分妄見,我們鑿井才鑿得出水來,否則你鑿不出來。

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像這些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有可無,在這裡多講起什麼作用呢?可以放鬆大眾的心態。如果講的都是我們從來沒有聽到的,你是不是心繃得很緊了?

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從挖空涉及到最近因緣,從土和鑿這個地方下手。也就是虛空是怎麼來的?

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鑿井而出的這個虛空,如果是無因自有的話,那麼土沒有鑿之前,這裡就應該是井啊。「何不無礙」,為什麼它有礙啊!未出土之前是泥巴呀。「唯見大地,迥無通達」,這個大地就是明明白白的泥巴一塊呀,沒有什麼通達呀?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這是從第二個角度來看。那鑿井而出的這個虛空是不是因為挖土出來以後才有?那麼出土的時候應該看到虛空進入,那我們出土的時候有沒有看到虛空從外面進來啊?沒有。「無空入者,云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