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汝稱覺明」,你富樓那心中所認為的那個「覺明」;「為復性明」,是因為你知道你的真心本性本來就是明的,所以「稱名為覺」?如果這樣稱名為覺,這是覺,這是正覺,這是本覺。
為覺不明,稱為明覺:還是覺得我的這個心不明,而要加上眼睛能見(世人認為心能知,眼能看),把這兩者合在一起才叫明,「稱為明覺」?
佛在前面在七處破妄、十番顯見裡就涉及到這段經文。阿難認為心只能知、眼睛能見,所以在這裡提出來講,就把文字做了省略。我們只有瞻前顧後,才能把這段文字圓滿。注意,特別是初學經典的同修,會有一些障礙。這兩句話就是講:你富樓那認為的那個「明」,是不是心裡本來就明?如果心裡本來就明的話,佛講「稱名為覺」那就是對的;還是認為心裡只能知,心裡不明?非要加上所明、眼睛能見以及外面的亮光的話才叫「明」,那就變成「無明」,不是心裡本來就明。
這裡呢,由於《楞嚴經》的翻譯有它的不盡人意之處:精通佛法的般剌密諦大師是印度人,他不太精通漢語;而房融宰相特別考究在語言精練上下功夫,加上唐朝那種語言風格,所以造成我們今天對《楞嚴經》有些經文不大容易理解。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這裡露餡了,富樓那認為心不能看到。如果把這個心說為覺的話,那「則無所明」,就是他不能看到東西。他跟阿難當初的心態是一樣的。他認為眼睛能看,心能知道。其實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子能嗅,是不是心在起作用?我們這個心既能看、也能聞、也能嗅,它僅僅是以眼睛為工具,以耳朵為工具,隨緣顯現而已,六種覺知性皆因於心。那我們這個心要看東西,到底需要不需要透過眼睛?需要不需要透過亮光?為了解釋下面這段經文,我在這裡把以前經常講的幾個公案,再來重複一下。大家注意,可不要認為已經聽過了就不稀罕。把這段公案聽懂了,下面的經文你一目瞭然。
在2005年,我到山西太原陽曲縣傳法,一位69歲的老居士向我請法,說:「師父,有件事情到現在我都想不明白。一天晚上我按照墓林僧劃道道念阿彌陀佛,一念唸到九點多。我老婆從門外進來,說黑咕隆咚的你在幹啥呀?」他當下什麼也看不到了,可是在此之前看得清清楚楚呀!九點的時候並沒有燈光,但是他的心能看到啊!是不是?注意這個燈光,也是我們的心變出來的,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的心變出來的,變出來以後形成一種習氣,相互依賴,而我們這個心本來就是亮的。由於有了依賴,就把我們的大光明變成了無明,那無明當下是不是就是大光明?僅僅是我們的一種依賴心造成的。同樣,沒有耳朵,心能不能聽?在《楞嚴經》的後面就涉及到這些內容。科學家講,人類的潛能開發了不到百分之零點四,也就是說不到千分之四,其它的到哪裡去了?許多功能丟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懂得用心,而這個心的力量無窮無盡。
再一個,鳩摩羅什大師七歲的時候,隨母去寺廟唸佛,中途他在外面將千斤寶鼎一隻手舉起來,其他人嚇壞了。「這個千斤重的大寶鼎,我們十個人也抱不起啊」!他聽了後頭腦裡有了重量的概念,寶鼎「唰」地一下落地,他用兩個手再怎麼推它也紋絲不動。七歲的鳩摩羅什當下開智慧:輕和重都是我們的妄想,叫「同分妄見」。
所以二兩跟一百萬噸有沒有區別?沒有。所謂的區別是因為我們的同分妄見,白天黑夜都是假的,輕重多少都是假的。當然,明白了是假的當下,是不是也是真的?都是心的性具功德,而且這個性具功德體現就是一個念,這麼一個念隨緣千變萬化,這是講我們的「本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這段經文非常拗口,師父採取瞻前顧後的辦法,把它進行了調理。
若無所明,則無明覺:「則無明覺」,這裡應該打一個問號。佛自問:「若無所明,則無明覺?」如果沒有外部的環境,沒有眼睛能看,就沒有心裡的明嗎?沒有光明的感覺嗎?
有所非覺,無所非明:前面二句佛是自問,這後面三句佛是自答。如果按照你這種說法,「有所」,也就是說,心裡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