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講記第六卷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修行人中是一個比較普遍的法門,這個耳根圓通章同〈普門品〉幾乎是一模一樣。但是由於《楞嚴經》是觀世音菩薩介紹自己因地修行的功夫,在某種意義上,比《法華經》的〈普門品〉稍微詳細一點。在這個耳根圓通章中,你把「觀世音」三個字講清楚,就是講一部《楞嚴經》,就是講一部《法華經》,就是講一部〈普門品〉。「觀世音」三個字就是講一心三藏。
先看「觀」字,拆開了,就是又見。怎麼又見呢?舉個例子。比如說眼睛看這個茶杯,心裡就知道茶杯裡是空的。這是不是一心三藏?有形有相的是不是不空如來藏?裡面的空是不是空如來藏?而且當下就是一體。你能不能把這個空和茶杯分開?是不是空不空如來藏?三個如來藏是不是一個東西?觀「音」,音當下是不是色?色當下是不是香?那我講觀世色菩薩,對不對?觀世風菩薩,對不對?這叫聞一悟千。
爾時:前面二十四個菩薩一個接著一個,有沒有「爾時」啊?沒有。現在是觀世音菩薩出場了。「爾時」是道交感應之時。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就回到了《楞嚴經》第一卷講的,如果不懂得兩種生死根本,不明心見性,一天到晚修行,也只是很冤枉地在六道輪迴。「聞思修」,聞必有慧。小乘人修戒定慧,是有漏之慧,大乘人修「聞思修」是見一心三藏之智慧。這裡體現出悟道、修道、證道,次第很明白。「聞」是悟道,「思」和「修」就是行道,後面「入三摩地」是證道。也有的把「入三摩地」這個證道包含在修道裡,這樣解釋都可以。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裡的「聞」,不是我們平常說的能聞這種妄覺——耳朵聽到外面的聲音,我能聞(此是聞外塵),是往外攀緣,這個能聞是妄覺;然後聽到的這個聲音叫所聞(外之所——六塵),這是妄緣(所緣),然後產生這個耳識叫妄識,耳識是所緣緣。
而這裡是什麼聞呢?叫「反聞聞自性」。我這個能聞從哪裡來的?這個時候的這個能聞已經變成始覺。這個始覺從何而來的?就是從諸佛菩薩出世,透過這個聲塵把這裡能聞的聞性引出來,變成了始覺智。雖然變成始覺智,是不是當處出生,不離本處?所以透過這個耳識,透過佛菩薩的開導,知道我這個能聞仍然是空中花,是我的真心本覺所變現。
「初於聞中」的這個「聞」呢,就是再反過來向內觀照自己的本覺,不再向外攀緣。能聞 (內之所——本覺) 的始覺智、所聞的本覺智,能和所當下是不是都是本覺?所以這個「初於聞中」集中地體現出禪宗色彩。這也是對於初上路的人引導。如果說修行有素,不需要這樣修行——十方三世萬法當下就是這一個念。你只需要保持這種心態,叫自性大定。唸佛也行,不念佛也行;修禪也行,不修禪也行。明心見性以後,修任何法門都能成就。
「入流亡所」,即合覺背塵,當我們心力集中於這個反聞的時候——是入大光明藏之流,即「入流」,即合覺;然後停止對聲音的攀緣,慢慢地把外部的世界放下,即「亡所」,即背塵。
所入既寂:「所」和「入」這兩個方面,「所」是外部的境界安靜下來了,對我無影無蹤了,再也沒有執著了,也不會透過頭腦裡法塵去打妄想了。「入」,就是把心定在本處。你別以為「入」是還有什麼方向,不是的,停止妄想當下就是入,進入我這個自性光明流。
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這裡就解兩個結,一個是動結,一個是靜結。所謂動結,已經不是「入流亡所」中的那個所,即根、塵、識,地、水、火、風等等,因為前面已經寂了,所以前面「所、入」已經「寂」的情況之下,這個時候又出現另外一種「所」,那就進入其它法界。
我們在心念歸靜以後,就很容易與天道、鬼道、神道、仙道、天道還有二十八層,與各個法界裡的眾生結法緣。這就是動相,修行人在這個階段就開始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