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第47講(1 / 6)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諸根圓拔:是定力成就,在四種涅盤裡相當於有餘依涅盤,不捨當下肉身證四果羅漢,不捨當下肉身證分真即佛,不捨肉身當下證極果如來。

內瑩發光:我們在待人接物變成自性流露。一個明心見性之人,他以慈悲心、關愛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境界現前的時候,層次深的人想都不想,他知道一切都是我,他自然而然就知道該怎麼處理。境界次一點的他想一想,他是誰我是誰呀?馬上心平氣和,不會跟人橫眉冷對。不僅看到自己父母的今生今世,而且要對自己父母兒女的生生世世負責任,而且對生生世世的父母的生生世世負責任。這就是「內瑩發光」,你知道該怎麼做了。修行人就要做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剛才才跟你拍桌子打板凳罵娘,兩分鐘以後就可以稱兄道弟。有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呀?啥事也沒有。

如是浮塵:「浮塵」,就是這個臭皮囊。及器世間諸變化相:這是外塵。如湯銷冰:就像把冰塊放到開水裡或者把開水倒在冰塊上一樣。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裡面的心已經變成了正念。所以外六塵、內六塵,依報隨著正報轉。「無上知覺」,就是開悟,就是明心見性的大智慧。這裡帶有鼓勵引導,你如果能證到四果羅漢,也說成無上知覺。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這段經文比前面舉的那些例子更深。前面有些是六道凡夫,有些是證果聖人,證明他們這個見性不一定非要依照固定的根來起用。眼睛看不到的可以用頭頂看,鼻子聞不到的可以用腳來聞,耳朵聽不到的可以用角來聽。這裡呢,是離開了自己的身根,他都有知覺。

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聚見於眼」就是用眼睛能見。若令急合:就是眼睛閉起來,那麼暗相現前。暗相現前:是不是除了暗相其它什麼都看不到了?六根黯然,頭足相類:眼睛閉起來看不到了,就好像頭和腳跟一樣,頭和腳跟能不能看到啊?看不到。

彼人以手循體外繞:一個人用手沿著他的身體在外面繞。彼雖不見:他雖然看不到。頭足一辨,知覺是同:頭和腳是不是能感到後面有動靜啊?

緣見因明:如果我們把這個能見的見性看成是因為有外面的這個光亮才能見到。暗成無見:那麼暗來的時候,你再能不能見到東西?這是我們養成的習慣,非要有光明來才能看到東西,所以暗來你看不到。如果不依賴的話,你在暗中能不能看到東西啊?在很暗很暗的環境裡,你定心一兩個小時以後,就能看到一些東西,是不是?過去修行人在深山老林裡不穿衣服,他照樣能抵抗寒冷。

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不明自發」是不依靠外來的明,而是靠我們自性光明成就這種定力。虛雲老和尚是不是「不明自發」啊?

根塵既銷:「根」,就是身根,是內六塵;「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為外六塵。這裡的「銷」包括有餘依而銷,包括無餘依而銷,心瑩發光,我們的肉身即有即銷,他已經不執著了。云何覺明不成圓妙:怎麼「圓妙」呀?我們明心見性乃至進一步修行以後,由於「根塵既銷」,不再執著於這個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能見,不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為所見,這五種俱生意識就變成成所作智,見怪不怪;或者說是心能轉境了。同樣一個冤親債主,在沒有轉成所作智之前,你看他是不是心裡煩惱呀?你現在看他就感到很親切。因為你自己的心變了。外部的環境沒有好壞,是我們的心有好壞。

第六識過去的妄想分別就變成起智分別,就變成妙觀察智。剛才講了,看到冤親債主,自己沒有嗔恨心了,充滿了關愛,這是直覺。然後意識心呢——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各種觀照就來了,這叫妙觀察智。妙觀察智變的當下,這個見分見性就變了,怎麼變了?變成平等性智。一切法都是一個念。我們的第八識在此時就變成大圓球智。十方三世無量的時間、空間、無量的萬法,他當下就感到是自己。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盤、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因地覺心:也就是因地心。欲求常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