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心進安然:在五信位的定跟六信位的慧是在這個定慧圓融的基礎之上,安是不是必然的?他能做到定慧平衡。寂照、照寂當下圓融為一念,所以我們心裡能安。在有能見到空,在空能見到有,即有即空;在生見到死,在死見到生,即生即死。世間人最恐懼的無非是死亡,我們知道人死的當下就是生,在這裡達到這種境界,心裡安下來了。
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這個「保持」是一種自性流露。明心見性之人已經嚐到相似的法味。當受到別人的誹謗、欺騙、傷害的時候,你自然而然能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不會生煩惱。
名護法心:這是七信位菩薩的境界。護持到自己再也不會起嗔恨心,內護自己,外護眾生。這是菩薩行道,利己利他。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覺明保持:這是接著上面七信的境界,是在這個情況之下。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這是回自性向佛性,知道心佛不二,自他不二。你檢驗自己,與眾生之間,最起碼與同修之間,乃至與其它萬法之間,在自性中有沒有這種自覺的本能——是這個一體。佛下面打了個比方。
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兩面都有一個鏡子,兩個鏡子都反光,拿一朵花放在鏡子前面,這面鏡子裡是這朵花,那面鏡子裡是不是也是這朵花啊?
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對照鏡子就知道,這裡現過去,那裡再現過來,現來現去。這個比喻非常巧妙。那麼「其中妙影重重相入」這個法放在解十回向以後四加行的時候,我再來給大家加加行。那個四加行也是在講「妙影重重相入」。像這個位置,既可以講淺,也可以講深。講淺在七信位、八信位,講深的話在八地、十地,都是「妙影重重相入」。
名迴向心:這是八信位菩薩的境界。這個「妙影重重相入」就是講迴向心——回自向他,回他向自,回有向空,回空向有。回本身就是個方便說,應該叫變現,都是自心取自心,全部圓融起來了。
再三提醒大家:別看那五十五位菩提路也好,三漸次也好,幹慧地也好,其實處處都是圍繞萬法一個念在這樣觀照,講來講去就是講這個法,都是怎樣把自己和萬法圓融在一起。你能抓住這個主旋律,這個經文都會迎刃而解。
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心光密回:是在前面迴向心的基礎之上,前面帶有有為法,在用意識心轉,這裡「密回」呢,就慢慢地由有為而成就為無為,也就是自性流露。「密回」是回而不回,不回而回,他心裡沒有刻意地想象,已經成就了這種功夫。不用想,他就是我,我就是他。等要想的時候,這個層次就低了一等。但是這個不想並不是凡夫的不想,凡夫是不懂;我們懂了以後,一懂永懂,已經成為一種習氣,這叫「心光密回」。這個「心光」與「密回」也是相對待的。「心光」就是在心裡那種智慧,心變成光,已經不存在刻意地追求這個光是佛光。如果是凡夫的光呢,他還有種種的妄想、分別、執著。
獲佛常凝:與萬法一體,這個心更加堅固。不是我跟釋迦牟尼佛常凝,咱們就是一對一。那不是常凝,你那是以色見佛。也就是自己與這個萬法是一個本體,這個念越來越堅固。這裡的「獲」可以解釋為成就,成就為與萬法一體這個堅固之念,不能解釋得到了佛的什麼常凝,什麼加持。
無上妙淨:仍然是解釋「心光密回」。萬法本體是無上也無下,無前也無後,無左無右,無內無外,無空無有,萬法一體。
安住無為:我們心住於萬法,萬法皆是我。在圓頓大法來講,連無為也沒有,這是真無為。如果有個我住於無為法,那你還沒有住於無為,還有個我。
得無遺失:仍然是講這個無為一心三藏——大光明藏中不漏一人,不失一法,不缺一時。實際這些都是在提起我們這種觀照的心態。你懂得這個法,還要經常提起觀照,才能時時住於自性大光明藏。要不然你境界現前的時候,難免還會有煩惱習氣。當然,你能提起正念當下轉境界,也不失為如來。有些人境界現前的時候,他連煩惱習氣都生不起來,這個品位一樣不一樣啊?不一樣的。人家打你一拳,踢你一腳,傷害了你,你心裡立即提起感恩——這下給我逮到了,給我消業障。修行人就是要懂得感恩。傷害你,你懂得感恩;讚歎你,也懂得感恩。你應該對一切人充滿了歡喜心。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