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這是講我們在臨斷氣之前的那種心態,這個時候對人是巨大的考驗。
一切世間,生死相續:是指十法界生住異滅這種普遍現象。天人鬼畜、樹木花草乃至泥巴瓦塊都是在生、住、異、滅,沒有一樣是永恆的。那麼在對待這個生死之交的問題上,各人的心態千差萬別。生從順習,死從變流:因為我們的習氣都是求生不求死,所以面臨死亡的時候心裡很痛苦,很悲哀,不知道該怎麼辦。
臨命終時,未舍暖觸:當下這個靈體還沒有離開,更不用說阿賴耶識,都還在。快斷氣的時候身體還是暖的。一生善惡俱時頓現:這個時候,我們一生中所造之業,不分善惡都全部展現在面前。這個時候百感交加,是心最亂的時候。天堂、地獄、餓鬼、畜生道、冤親債主,種種現象都會現前,主要是今生乃至前世的一些情況現前。
死逆生順,二習相交:怕死和求生這兩個習氣交織在一起。凡夫或者沒有開智慧的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就要面臨決策;明心見性之人心地坦然,就跟小孩盼著過年一樣,等待自己將要到佛土去的那一刻,他一點都不慌;那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呢,如果他這世的業障不深,包括過去世的業障不深,平時用功也得力,並且這個時候能夠提起正念,他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只怕你提不起正念。而大部分的人幾乎是提不起正念的。有人唸佛唸了一輩子,到最後人家給他助念他還搖手:「不要念了,不要念了……」為什麼?因為他心裡難受。所以這個時候很複雜,也就是三惡道的境界現前了,你能不能把握住你自己的心?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純想」,這是富有想象、富有浪漫、富有理想的這些人,他在平時生活中已經養成了習氣。過去有些居士——不是佛教的居士,他們崇尚空談,不為名聞利養所惑,也有點錢財,有很高的文化修養,還喜歡捧著一壺茶談古說今;以及那些研究哲學的人——這些一般是世間智慧較高,想象力比較豐富的人。
因為他淡泊了名利,形成了習氣;不管活的時候還是死的時候,他都是這種習氣。這種境界現前了,他自然而然往天上飛,那飛到天上去幹什麼?就是過去小說書上講的什麼太白金星啊、文曲星啊等等,像他們一樣去那修行一段時間,再下凡或者怎麼樣。
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如果這個人富有理想,也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無論是願意往生西方淨土,還是東方琉璃淨土,還是彌勒淨土,這個時候都是「隨願往生」。因為他的心已經飛起來了,無非是往哪裡飛的問題。如果沒有智慧,沒有佛法,有可能在二十八層天這些天上享受人天福報,但是等福報滿了以後還要往下落。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前面是「純想即飛」,在天上飛得很高,乃至四禪八定天,乃至諸佛菩薩天。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這裡「情少想多」,是想的成分比情執高,他也可以飛,但是飛得不遠。「飛仙」,包括肉身飛天,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這就是鬼王。
遊於四天,所去無礙:佛在前面講,修禪定功夫而沒有斷除殺、盜、淫、妄,但是他以頑強的意志力修禪定,是一種未到地定,他可以在一層天之內的範圍獲得一片國土,這是不是有福報的鬼啊?他不可能超過一層天。也有的把這個「四天」不是解釋為四天王天,而是解釋為一四天下那個天,相當於一個太陽系,但是也不會超過第二層天。第三層天以上叫焰摩天,他不需要太陽,因為天人本身就能發光。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特別強調行善積德很重要啊,這些人雖然沒有明心見性,但他對三寶赤膽忠心,希望所有眾生都能成佛。所以「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總之凡是修行人他都護持。
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綏」是安穩之義。什麼叫「法忍」?這種人為了弘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