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囉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開示密印:「密印」是指楞嚴秘密神咒。明白了《楞嚴經》的深義,你就把握了楞嚴咒的全部智慧妙用。般怛囉義:是楞嚴咒妙義。「般怛囉」是大白傘蓋,它是表一心三藏護持一切萬法。
修進聖位,增上妙理:「聖位增上」,五十五位妙菩提路一步一步的標準答案拿出來。「妙理」,你自己去印證,自己去對照,妙理就妙在即悟即證,你聽懂了就證道了。了義名目:把這個「名目」搞明白,你算了生死了。
頓悟禪那:妙禪那屬於證門,妙三摩屬於行門,妙奢摩他屬於悟門。你從悟門而入,就是從悟即修即證,悟了就證果,是分真即佛的果位。悟後再修叫帶果行因,在修中進一步成就這個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心慮虛凝:「虛」為廣義,包羅萬相;「凝」為一義,萬法都是一個念。
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你聽經聞法,明白了四聖諦就是初果羅漢,這就破除了身見;初果羅漢破除了欲界前六品這個思惑就可以證二果羅漢,前六品思惑主要是貪、嗔、痴、慢、疑;再把欲界後三品思惑破除,就是證三果羅漢;然後在五不還天進一步破除在四禪八定這八個地的七十二品思惑(色界四禪天加無色界四空天,叫八地,八地每地都有九品思惑——九品思惑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是他迷惑的程度不一樣,各有特色,都是貪、嗔、痴、慢、疑這些東西 ,這是七十二品思惑) ,而證四果羅漢。因為這個法不是我們修行的法門,所以只能是籠統地提一提而已。
即從坐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阿難心裡有所收穫就感慨萬分,就要頂禮佛足,就要謝恩。這是修行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懂得知恩報恩。今生今世能夠遇到如來藏大法,不知要怎樣感恩才好,要知道好歹!我們整個的身心都要用來供養三寶,弘揚正法,讓更多的眾生同受法益,這是菩薩的責任!不是做口頭革命派,不是做口頭禪、佛學家!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任,我們要承擔如來家業,紹隆佛種!有那麼多修行人都在迷惑顛倒,都在受人誤導,反而講正法的人被人家說為是邪師。天理何在啊?
凡是誹謗、輕慢一個受持《法華經》的人,即已下地獄,只等氣一斷就去。還有些人動不動就口出狂言:我不怕,我下地獄!因為這些人心裡根本不信佛,所以以不怕下地獄來為自己壯膽。這樣的人根本都沒有資格談論佛法,連世間法都不如。世間法還講你要否定一個東西就必須先了解它,這是最起碼的原則,怎麼可以這樣武斷?就是上法庭,你也要拿出證據來啊!這是涉及到法身慧命的事情,怎麼可以這樣浮躁啊?
大威德:「大」字在經典裡屢見不鮮,這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威」和「德」皆由「大」而來。「威」是表力量,「德」是德性。心量大的人跟你開口說話,眼睛看人都不一樣,你們好好去體會。人有道無道就在於你舉止言談,你有沒有定力——既不能過於浮躁,也不能過於深藏不露,該出手的時候就要出手,無非是化人利物,這是菩薩的責任。
慈音無遮:佛發起狠來,那叫不叫「慈」?那叫特種慈,不如此不足以驚醒迷惑中的眾生。金剛藏王菩薩說要把那個敢障礙受持《法華經》《楞嚴經》的人碎屍萬段、粉身碎骨,是不是這樣發誓的?那叫不叫慈啊?那也是大慈大悲。有些人聽一句比較刺耳的話就會生煩惱,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老師的教誨?過去祖師大德對待弟子,可以把他從樓上推下去,可以把他的胳膊腿打斷,無非慈悲法門。當然我們現在要根據不同的國情施教,你現在打人把人打傷了是要犯法的。
「慈音」不是講恭維的話、順耳的話,而是講真話。可是這樣人家就會認為我們在狂妄、說大話,可是你們還感到不過癮。世間法還有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何況出世間法?不是老要人抱在手裡哄騙,真修行不是這回事。
善開眾生微細沉惑:我們看佛前面打了那麼多比喻就知道什麼叫「善開」。我們講一個法一定要想辦法讓人家聽懂,那麼要做到這樣就離不開打比方。這些「微細沉惑」是無量劫以來積聚在我們心裡的那種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令我今日身心快然:他已經身心快然了好幾次,每次一快然就跪下來磕頭。磕一個頭有什麼好處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