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真根既成:就是前面的「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這是六回向位在求差別智、道種智,叫無分別不妨分別;到了這裡第七回向位,是進一步把分別迴向無分別。第六回向位是回同向異,到了第七回向位進一步地回異向同。這個回異向同就相當於前面的「無盡功德藏迴向」。是不是回來回去的?看上去好像一樣,實際上我們的心性一步比一步圓滿,定力轉深、轉固。所以這個「真根既成」,是透過回同向異來修道種智,從實踐來證明,第五回向位得到了真根,第六回向位把真根來發揮作用,來證明。
十方眾生皆我本性:這叫回他向自,回分別向無分別。這個我既是無量分別的我,又是一個總體的我,又是這一部分人的我,又是那一部分人的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宇宙的中心,無量的人都是一個人,沒有誰不是誰的本性,要作如是的觀照,否則你就不是迴向了。所以阿羅漢破除了人我空以後,在進一步破除識陰的過程中犯了這個錯誤,他看到一切眾生都是我變出來的,佛把這種阿羅漢判為大我慢種、外道種。一切眾生都是你變出來的,那你是不是眾生變出來的?沒有誰不是誰。這個法很難講,唯有靠智慧來細細觀照。
性圓成就:性無大小、多少、內外、自他、是非、好壞,萬法就是一念之心。不失眾生:你不能有一點點分別心,真如真如,在真之外只要有一個假的,這個真就不真;只要你對眾生有一念的嗔恨心,那你就不是佛,你不要自以為是。必須明明白白提出這個問題,改變我們的心態,沒有什麼可以討價還價。否則即使你能背誦講解三藏十二部經,能夠受持無量法門,你也都是白用心。
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這是七回向位菩薩的境界。一切眾生都是我,講「等」就已經落入方便,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講一個等。誰跟誰等啊?都是自己。不是把他當成是自己,而是真正明白他就是自己。這是佛恆順眾生的習氣而講,一切眾生迴向到自己,所有的人都是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這個名字比較長,可以簡稱為「等觀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是講要去廣度眾生;「離一切相」是講要滅除度眾生相。「離一切相」,連我相都沒有,你有一個我在就是生死凡夫;「即一切法」,沒有哪個不是我。「離一切相」是迴向真如,「即一切法」是迴向法界。唯即與離,二無所著: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名真如相迴向:這是八迴向位菩薩的境界。「真如」就是「離一切相」,「相」就是「即一切法」,把真如和妄相都回向那個真真如性,即「真如相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前面的真如相迴向,實際上叫雙相迴向,把真和妄統統迴向到真真如性。這在五十五位菩提路中也是個非常重要的階梯,由此就開出了第九回向位菩薩。真得所如:就是真真如性。十方無礙:這是真正的無礙,他明白「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真正把三藏十二部經判為戲論法的同時,它當下就是我,當下就是《法華經》。妙就妙在這裡,破的當下就立起來了。「十方無礙」,其實是進一步強調「四無礙法界」。
名無縛解脫迴向:這是九迴向位菩薩的境界。他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念念自在。煩惱即菩提,受苦即是法身,造業即是解脫。比如說,如果現在你蒙冤入獄,你快樂不快樂?要自己問自己。環境沒有好壞,有好壞的是我們這個心。在我們眼見中有光明黑暗、香甜苦辣、是非好壞,都是同分妄見在作怪。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你要嚎啕大哭啊!我們活得太悲慘了,現在終於解脫了!我們現在雖然沒開宿命通,你懷疑不懷疑過去世吃了無量苦啊?是不是一點點都不懷疑?所以我們應該無限地感恩如來藏大法,這是救命的法寶,不需要求別人,站在這裡就解脫。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性德圓成:這是總結上面九迴向位的境界,究竟而言,是總結以上三十九個位置的成就。概括地講,八迴向位不是真如相迴向嗎?這裡呢,性德全體已經圓滿。真正來講,九迴向位是在性德全體圓滿的基礎之上所發揮的妙用,也就是大用成就。到了十回向位,體用已經具備。
法界量滅:八迴向位是雙向迴向,是不是得到性德全體啊?得到全體是不是般若智慧?這是雙向迴向,那個真如是性迴向,這個相是數量的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