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擁不擁擠。
不過左右是要給她找個臺階下的,裴河宴沒故意為難,拿起餐桌上的房卡,準備去前臺退房。
了了看著他起身離開,剛鬆了一口氣,便見他掉頭走了回來。
“嗯?”她立刻正襟危坐,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裴河宴伸手,和她要手機:“給你存個手機號碼,找不到人可以電話聯絡。”
理由正當,目的合理。
了了解鎖螢幕,交出手機。
裴河宴存完了號碼,把手機還給她,這回是真的走了,頭也沒回。
了了的頭髮絲都快燒著了,她捂住臉,悶悶地哀嚎了一聲。
——
喝完咖啡,將近七點,用餐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了了磨磨蹭蹭的收拾了隨身的小包,去酒店大堂和裴河宴匯合。
為避免見面尷尬,快走到大堂時,了了拿出手機,裝作忙碌地回訊息。
不料,一開啟微信的訊息列表,在置頂的了致生的聊天框下,是一條剛透過好友驗證的訊息提醒——你已新增了裴河宴,現在可以開始聊天了。
了了沉默。
她很快退出微信,去通訊錄裡看了一眼。
姓名首字母的快捷鍵下,裴河宴的名字嶄新得像是昨晚剛洗過的天空。
……
她這算不算是,被趁火打劫了?
——
七點,商務車準時出發。
從酒店到墓園有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路程,了了上了車就裝睡。不過裝了沒半小時,就因為司機對道路不熟悉,不得不“清醒”過來。
“假期車流量大,現在每年為了防止山火,進山的車輛都要被嚴查,好多路都封了,不得不繞路啊。”司機深怕兩名乘客認為自己不專業,解釋得汗流浹背:“一下機場高速,無論是國道還是省道,這會哪哪都在堵車。導航又沒這麼智慧,可以實時提醒司機提前規避一些剛封的路口。”
了了安撫他:“沒事沒事,這邊的路我熟,我幫你看著。”
雖然有了了這個土著帶路,但格外擁堵的國道仍是讓進山的時間比往常慢了半個多小時。
臨近墓園,兩側的山道上已停了不少來掃墓的私家車。商務車的體型稍大一些,透過最後一段山路時幾乎寸步難行。
了了讓司機在前方的空地上停了車,和裴河宴步行去墓園。
她提前從行李箱裡拿出給了致生準備的奠儀,分了裴河宴一半:“我把你的那一份也準備了。”
裴河宴道了謝,接過來。
他全程沒有一點意外,既不奇怪現在禁止焚燒香燭元寶,為什麼她還帶了這麼多易燃的紙質物品,就連道謝也是出於表面上的客氣,內心未起一點波瀾。
了了納悶歸納悶,但這種事不好直接好奇,否則就跟邀功討賞似的,還有當著人面下臉子的嫌疑。
不過禮數這事,裴河宴不懂也不奇怪。他的生活裡除了佛雕還是佛雕,身邊有交集的人,不是都來巴結他的,就是他的師兄師侄,壓根用不著他去鑽營人情與交際。
做人做到這份上,相當成功了。
——
墓園門口,搭了一個臨時的營帳。穿著工作服的護林員在門口圍出了一條安檢通道,凡入內都得檢查一下有沒有隨身攜帶火種,並叮囑不許焚燒明燭。
相比外圍的臨檢,墓園裡頭要嚴謹得多,每級臺階上都站了一個看守的護林員,時刻盯梢。
這個公墓的風氣,相比其他墓園要和諧不少。
香燭元寶都是可以帶入園內,供在墓前的。今晚,守墓人會全部收起,放到後山的焚爐裡一併燒給先人。所以,來掃墓的家屬不會頂風作案,非要一表孝心。
剛踏入墓園,裴河宴便讓了了稍等。
他走到崗亭,站了沒片刻,守墓的老先生便拎著一瓶酒,和一捧鮮花走出來交給他。兩人似乎還頗有交情,交談了幾句才離開。
守墓的老先生叫山神,墓園平日裡的看護和清掃都是他的工作。
了了雖然認識他,但從未和他說過話。今天這麼一瞧,裴河宴好像比她還要熟悉這裡。
等他走回來,了了剛想問,他先用眼神制止了她:“有什麼都等回去再說。”
——
兩人拾階而上,穿過一座座墓碑,走到了致生的墓前。
今天天氣很好,昨夜被雨澆溼的地
面只經過一個早上便被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