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八日,安海市氮肥工業公司年產三十萬噸濃硝酸裝置一次性成功開車,順利生產出濃度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合格濃硝酸,從此打破了氮肥公司不能生產濃硝酸的歷史。 緊接著兩天之後,氮肥公司年產三萬噸硝鹽改造專案後處理廠房開始破土動工,宣告著硝鹽專案建設工程正式啟動。 到十二月底時,後處理廠房已經接近封頂。主要的大裝置也已經運抵現場,準備等廠房封頂以後馬上開始安裝工作。 1998年的最後一天,盧洪濤召集全體董事會成員對本年度的工作進行總結。 “同志們!”盧洪濤一上來便宣佈了兩個好訊息:“十月底,我們公司的三十萬噸濃硝酸專案成功投產。目前,三萬噸硝鹽專案的土建施工也接近完成,後續的裝置安裝工作馬上就要開始。我們公司在繼續做大做強的正確道路上闊步向前!” 在座的諸位領導被他的情緒所感染,高興之餘紛紛鼓掌慶賀。 盧洪濤意興未盡道:“今年是我們公司非常重要的一年,完成了多項工程建設。比如氮化公司的引進硝酸專案和合成氨改造專案,氮肥公司的濃硝酸專案。這三個專案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我們公司市場競爭力,尤其讓我們的硝酸生產能力上了一個新臺階,擠進了全國硝酸產量前五名之列。” 氮肥公司以市級小氮肥企業起家,自從1996年改制成立以來,先後建成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硝裝置、引進的二手硝酸裝置、三十萬噸濃硝酸裝置,還籌集資金對氮肥公司和氮化公司的兩套老合成氨裝置進行了擴能改造。 一系列專案實施下來,氮肥公司目前擁有年產四十三點五萬噸稀硝酸、三十萬噸濃硝酸、十二萬噸液氨的生產能力。如果再加上明年即將實施的氮化公司第一套合成氨和尿素裝置的擴能技改,以及正在實施的三萬噸硝鹽專案,氮肥公司的生產規模已經達到了中型氮肥企業的標準。 而從固定資產上算的話,安海市氮肥工業公司甚至已經達到了大型氮肥企業的水準。 盧洪濤繼續興奮地說道:“儘管今年硝酸行情有所下降,但是我們各項收入加起來合計接近九千萬元。減去濃硝酸和硝鹽專案的建設資金支出,以及其他各項支出和償還銀行欠款後,結餘利潤約為一千七百萬元。” 去年氮肥公司的結餘利潤不過才九百萬,今年就達到了一千七百萬,差不多翻了一番。這還是在新增濃硝酸和硝鹽兩個專案基建投資的基礎上得出的資料。假若這兩個專案不予實施,氮肥公司今年的淨利潤將達到不可思議的四千多萬。 “同志們。”盧洪濤忍不住暢想道:“明年我們氮化公司的硝酸專案和本公司的濃硝酸專案將會全年運轉。硝鹽專案也會建成投產。到那個時候……” 他情不自禁得意道:“我們的收入將會是一個大家想象都想象不出來的數字。我們企業的效益也會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田連營等人聽罷立時來了情緒,忍不住交頭接耳討論起來。智文閣忽地大聲詢問道:“盧總,今年公司效益這麼好,分紅得提高點了吧?” “分紅當然要提高。”盧洪濤毫不含糊道:“至於提高到多少,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商量個數字。” 智文閣又搶先叫嚷道:“既然掙了一千七百萬,我們就取個零頭,拿出七百萬來分紅吧?” 氮肥工業公司當年成立時籌集的資金不過才一千萬元。要是按照智文閣的要求一次性拿出七百萬來分紅,意味著所有入股的幹部職工就能從這次分紅裡拿回百分之七十的股本來。 “七百萬太多了!”袁漢傑反對道:“我們還得留足資金用於明年建設專案。” “明年再說明年的。”智文閣不依不饒道:“今年掙的錢幹嘛不分啊?趕緊分了得了!” “我同意袁總的意見。”見他如此囂張,耿志揚隨即發言道:“我們不能有了錢就分了,必須的考慮留作不時之需。” 他繼續說道:“明年氮化公司要對老合成氨和老尿素裝置進行改造。這一塊兒投資不小,我們得留足了資金才行。” 田連營詢問道:“耿總,你估計這一塊兒大概需要多少投資?” 耿志揚琢磨道:“氮化公司那套老合成氨只有年產六千噸的能力。從六千噸擴產到六萬噸,採用填平補齊的方式只需要兩千五百萬左右。” “尿素的話會多一些。”他皺著眉頭估算了一番後道:“緊著點花大概需要三千五百萬。” 合成氨改造兩千五百萬,加上尿素改造三千五百萬,合起來總投資是六千萬。按照貸款專案的自有資金不能小於百分之三十計算,總投資六千萬至少需要氮肥公司投入一千八百萬的真金白銀作為啟動資金。 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千七百萬的結餘利潤,沒想到隨著耿志揚的一句話就化作了烏有,而且還要倒貼進去一百萬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