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1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戰鬥機飛行員,是最有可能當上王牌的防空大隊的飛行員。

在飛行員中,霍坤卻並沒有那麼的幸運了,因為他比別人晚了一步,這讓他有點狠自己怎麼沒有早兩年從孃胎裡爬出來。當霍坤從培訓大隊出來的時候,臺海戰爭即將爆發,而等他熟悉了比空軍學院中先進得多的Su…27戰鬥機的時候,臺灣空軍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在這之前的作戰行動中,他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習怎麼進行大機群空戰,怎麼熟練大編隊飛行以及怎麼規避地面防空力量。而到現在,他的擊墜記錄還是零,是他們大隊中少有的“光板”飛行員。

而作為千百個“菜鳥”飛行員中的一名,霍坤又是相當幸運的,因為他所在的大隊已經是空軍中戰果最多的一個大隊了,甚至拿到世界範圍來講,他們大隊也已經相當的出名了。可以說,臺海一戰不但打響了中國空軍的名聲,也順帶讓這個產生了15名望百,3名雙料王牌,並且有二戰之後擊墜數量最高的王牌——杜冰峰大校(才被晉升,已經是大隊長)做為領頭羊。而在這麼一個強大的集體中,霍坤能夠得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其從一隻雛鷹成長為羽翼豐滿的雄鷹所用的時間也將更短,即使平時被那些空中“老油條”們教訓得體無完膚,霍坤仍然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

最為幸運的是,霍坤一進大隊,就做了杜冰峰大隊長的僚機,雖然他只是三機戰術中最不起眼的那一個,但是能夠與第一王牌杜冰峰大校搭檔合作,恐怕就算那些“老油條”們也不會在意被分到個什麼角色吧!

在這次的行動中,杜冰峰率領的這個大隊的任務就是迎戰為日本艦隊護航的戰鬥機,為後面緊跟著的攻擊機部隊殺出一條血路出來。也許,從這次行動的作戰方式上來看,很有點像二戰中日本與美國航母艦隊在太平洋上的那幾次戰鬥。雖然行動的方式很相似,但是其在本質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在交戰方式上。從越南戰爭中,美國開始普及中程空空導彈,到海灣戰爭,中程空空導彈已經取代了格鬥導彈作為空戰核心武器的地位。隨後,在另外幾場強度並不高的區域性戰爭中,中、遠端空空導彈已經成為了空戰中最重要的武器,其擊落數量以及超過了總數量的80%。而隨著導彈技術的進步,現代化的空戰幾乎到了一擊斃命的地步,一般的飛行員在雙方的第一輪交戰中已經成為了那些王牌戰機上的擊墜標誌。而作為戰鬥機的操作員,在無人戰鬥機得到普及之前,他們的主要任務已經不再如同過去的那些“騎士”般的飛行員一樣,需要有高超的個人技術,而是更注重整體的配合,以及對電子技術,遠端空戰等系統工程方面的能力了。

其次就是在空戰戰場的性質上。二戰中的艦隊攻防戰中,攔截戰鬥機與艦隊本身的防空火力並沒有多少配合,而且還是相互衝突的,其中就不有不少的攔截戰鬥機是被自己艦隊的防空火力給打下來的。而在現代化的海戰中,雖然空中力量仍然是主力,但是艦隊本身的防空火力,特別是遠端防空網已經與防空戰鬥機本身嚴密的結合了起來。其實這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是隨著技術的進步而得以實現的,但是在真正的操作上,還存在著很大的難度。

而最為主要的是,這次雙方都沒有航母,所有參加進攻的戰鬥機都是以後方的空軍基地為依託的,所以,這讓空戰變得稍微簡單了點,也更加的直接了。交戰地點幾乎位於雙方航程的中點上,即使使用的都是重型戰鬥機,都有很大的航程,但是當雙方交手之後,機內攜帶的燃料已經不會給他們太多格鬥的機會,勝敗也就在第一波的攻擊中。而在雙方戰鬥機之間的決鬥結束之後,誰也沒有多餘的力量投入另外的防空戰鬥機,因為基地確實是太遠了,基地中能夠容納的戰鬥機數量也是有限的。因此,這場戰鬥的天平已經開始向中國這一方傾斜了。

比起地面戰來,空戰更加註重的是主動權,是看誰先發動攻擊,而不是防禦的一方佔有天然的優勢,這也是空軍更具有攻擊性,本身就是攻擊性為主的軍種的最大原因,如果要讓空軍進行防禦,那麼吃虧的永遠是沒有掌握主動權的那一方。

這場空戰一開始,雙方也嚴格的遵從了這個最基本的原理,都想搶先發動第一輪攻擊。但是設想永遠只是設想,要想將計劃變成事實,還需要物資作為基礎。而在現代化的空戰中,更看重的是武器裝備的質量,用只有格鬥導彈的戰機部隊,是永遠無法戰勝那些擁有中、遠距離空空導彈的戰機的。而在雙方的這一輪交手之中,這個物資基礎顯得更加的重要。

作為放手的一方,日本戰鬥機群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