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一場特種戰爭,但是親光照樣如此。歐美既然慢了一步,而且不小心把漏子給捅大了,那麼就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在中俄軍隊已經嚴陣以待,而歐美又不甘心失去外高加索地區的情況下,他們就只有派遣更多的軍隊,並且在外高加索附近的地區建立起前進軍事基地。而這就只能夠選擇在土耳其東部地區。
在歐美施加的壓力下,特別是歐洲拿出了土耳其入歐談判的事情來壓制的時候,土耳其的態度必然出現變化。本來土耳其就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雖然在歷史上,他們建立的土耳其帝國橫跨歐亞非三大陸,但是最終卻只獲得了小亞細亞那一塊安身之地。而在21世紀的國際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土耳其的處境也相當的微妙了。從根本上來講,最初土耳其是想進入更加發達的歐洲,從歐洲獲得發展的動力。但是,當時一個希臘問題擺在那,土耳其入歐問題的談判進行得相當的艱辛。而後來,中國迅速的強大起來了,雖然比發達程度,中國比不上歐洲,甚至到下在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國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中國的發展前景更被看好,同時中國的制度也更加適合在未來世界中的競爭。中國在短短的半個世紀中取得的成就是大家都看到了的。因此,土耳其國內的意見產生了分歧,部分支援親華的重要人物也登上了土耳其的政治舞臺。
在車臣危機爆發的時候,土耳其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獨特地位,同時也知道,自己處與浪尖上,怎麼處理好這場就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戰爭,怎麼選擇自己的外交立場,自然成為了土耳其國內爭論的焦點。把任何一個國家放在那裡,其實都將兩面為難。一邊不敢得罪,而另外一面無法得罪。但是,在歐洲與美國的壓力下,土耳其必須要做出選擇。如果他不向歐美提供前進基地的話,就是與歐美為敵,而要提供前進基地的話,就要得罪中俄!最終,土耳其的傳統意識獲得了勝利,不可避免的得罪了中俄,同時讓那些支援親華的政客感到非常失望,為今後土耳其的分裂埋下了禍根!
不管怎麼樣,歐洲與美國在壓服了土耳其之後,立即開始在土耳其東部地區做軍事部署,儘快的將自己的部隊調遣到這個熱點地區來!而且歐美的增兵力度是非常大的。到2060年年底,至少有5萬歐洲部隊,還有3萬多美國軍隊進入了土耳其,出了保衛基地的必要部隊之外,幾乎都是歐美最精銳的特種部隊。而歐美也在地中海東部地區部署了大量的海軍艦隊,甚至還有一支歐洲的戰列艦艦隊進入了黑海!一切情況都證明,歐洲與美國也準備在外高加索地區大打出手了!
其實不難看出,歐美也在剋制,他們也不想爆發一場大規模戰爭,只是想利用特種戰爭將中國與俄羅斯從外高加索地區趕出去。在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點的是,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以及第五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歐洲與美國都認識到了特種部隊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因此,都開始全面擴充其特種部隊,為此,歐洲將兩個空降旅改編成了特種部隊,美國則將第82空降師全數改編成了特種部隊。另外,歐美還成立了數量眾多的專業特種部隊,從心理戰,到海上戰艦保衛行動等等都包括在了裡面。到2060年初,歐美的特種部隊規模其實並不比中國的小,但是他們的特種部隊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即個人戰鬥能力不足,以及訓練素質達不到中國的水平,這直接導致歐美這種大規模擴充特種部隊而降低了其作戰能力。特別是在小規模的特種戰爭中,其戰鬥力是很值得懷疑的!
當然,到這個地步,戰爭已經無法避免。就在歐美還在向土耳其東部增兵的時候,雙方的特種部隊已經在外高加索地區打了起來。而且,為了報復歐美上次的一劍之仇,這次,中國還全面結合了新聞攻勢,甚至大有打一場心理戰的準備!
2060年下半年的戰鬥中,至少有1000多名歐美的特種兵永遠消失在了外高加索的山區之中,中國方面的損失也不小,500多名優秀的特種兵永遠無法活著回到自己的祖國了。而俄羅斯在這一階段基本上沒有派遣自己的特種兵參加外高加索地區的戰鬥,只是為中國特種兵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所以,中國方面一直在以少打多,即使戰鬥技術再過硬,在數量差距太嚴重的情況下,中國的特種兵根本就佔不到一點優勢!
時間到了2060年,中國這邊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因為此時歐美的特種兵已經能夠利用土耳其東部地區的基地,或者近距離支援,投入戰鬥與撤出戰鬥的速度都非常迅速。更重要的是,其投入的特種部隊規模已經提高了很多,而中國因為還需要照顧到非洲與南美地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