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部分(2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僅只有這麼一輪。很明顯,如果能夠讓潛艇多發動幾輪攻擊的話,恐怕,海戰就不需要進行下去了!

席林指揮的戰列艦支隊只堅持了30分鐘,兩艘戰列艦就失去了作戰能力,而隨後,兩艘戰列艦的艦長都下達了離艦命令。13點24分,做出最後掙扎的“鄱陽湖”號戰列艦在一聲巨大的鋼鐵斷裂聲中消失在了海面上,而在10分鐘之前,“洪澤湖”號戰列艦已經沉沒了。

日本戰列艦隊卻並沒有遭受到很大的破壞,受到襲擊的4艘戰列艦的速度降低到了50節,而另外兩艘戰列艦仍然保持著55節的速度,向中國艦隊撲去!

皮定均中將在得知了戰列艦支隊遭受到的潛艇攻擊時,立即命令負責艦隊反潛任務的核潛艇加強反潛作戰力量,同時讓艦隊的反潛驅逐艦也行動了起來。因為日本的AIP潛艇,在使用AIP動力系統時的航速只有16節左右,所以海面反潛力量能夠有效的對付日本潛艇。同時,皮定均一方面命令為前方的四艘戰列艦加強防禦力量,另外一方面,也立即命令這4艘戰列艦尋找適合的時機,與日本戰列艦艦隊交火!

當日本戰列艦艦隊距離“興凱湖”號700公里的時候,四艘戰列艦開火了。選擇在這個距離上開火,是為了保證炮擊的準確度。同時,經過上次的海戰,已經知道,日本的戰列艦能夠抵禦從750公里外打來的460毫米穿甲彈的打擊。所以,必須要將距離拉近,才能夠進行有效的打擊。

此時,第3輪攻擊波也對日本的主力艦隊發動了進攻。72架掩護戰鬥機很快就擊潰了日本艦隊的防空戰鬥機構成的防空攔截網,很快,攻擊機就發動了攻擊!

其中,由8個攻擊機中隊的96架攻擊機對日本艦隊還有作戰能力的3艘航母進行了打擊。而另外的69架攻擊機繞過了日本艦隊,向正在朝日本四國島方向航行的日本戰艦撲了過去。而現在,大概也只有這種新式的攻擊機具備有這樣的航程,能夠完成這種打擊任務吧!

因為日本艦隊此時已經喪失了絕大部分的防空能力,只有8艘巡洋艦還具備區域防空作戰能力,而另外的12艘反潛驅逐艦隻有點防禦能力。同時,日本航母本身的防禦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在面對中國攻擊機的這輪打擊時,抵抗能力並不是很強,至少有1/3的導彈成功的突破了日本艦隊的區域防空網,進入到了末段攻擊階段。

而最終,至少有50多枚導彈成功的命中目標。4艘巡洋艦被命中,其中一艘在10分鐘之內沉沒,另外還有一艘因為失去了挽救價值,為了避免落入中國手中,最後被日本戰艦自己擊沉。另外,還有4艘驅逐艦遭受到了導彈打擊,這艘艘驅逐艦都在很短的時間內沉沒了!

日本艦隊的護航戰艦損失是相當慘重的,但是這也非常有效的分散了中國導彈對其航母的打擊,讓日本航母受到的打擊減少了很多!日本艦隊殘餘的還有作戰能力的3艘航母中,只有兩艘航母遭到了導彈打擊,而且受到的損傷都不足以使其沉沒,這是由航母本身的結構所決定了的!

但是,正在逃出戰區的那四艘航母的下場就沒有這麼好了。在中國攻擊機的追殺下,至少有一艘航母被擊沉。另外還有一艘航母雖然避免了沉沒的下場,但是因為遭受到了上十枚導彈的打擊,艦體受到嚴重損傷,最後由兩艘拖船拖回了日本海港,其維修工作幾乎持續了一年,才讓這艘航母恢復了作戰能力。而另外兩艘航母的下場也不是很好,如同下雨般的導彈加重了這兩艘航母的創傷,使其需要的維修時間大大增加!

從中國攻擊機對日本艦隊的襲擊中就可以看出來,航母的生存能力,其實是遠強於戰列艦的!而這主要是結構方面的因素!

因為使用方式不同,戰列艦與航母的結構有著巨大的區別,航母一般採用小分艙結構,而戰列艦為了保證裝下一般三座主炮塔,一般採用大分艙,或者混合分艙佈局。而透過多次戰爭的檢驗,小分艙結構抗打擊能力更強,抗沉能力也更強。而透過戰爭檢驗,雖然航母一般沒有戰列艦那麼強大的裝甲防禦能力,在海戰中經常被打得遍體鱗傷,但是卻很少有航母戰沉的事情發生,甚至出現過一艘航母遭受了50多枚導彈攻擊,最後仍然頑強的存活了下來的戰例!而這種事情要是發生在戰列艦身上的話,恐怕就算是日本在戰爭期間建造的最“變態”的戰列艦都已經沉沒了吧!

當然,航母在遭受打擊之後,其戰鬥力將受到巨大的影響。比如,在這場海戰中,“黑龍江”號就只捱了一枚導彈,最終卻失去了一半的作戰能力。而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戰列艦身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