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要求並不高,而是更注重打正規的地面戰,畢竟中國的海軍與空軍並沒有美國那麼強大,所以陸軍在絕大部分時候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作戰,所以陸軍對裝甲與火力的要求比美國的同行高得多!
事實也證明,這一輪軍事改革是非常正確的,當時的總參謀長周國輝的方向判斷非常的清楚,在隨後的中印戰爭,以及對東南亞地區國家的戰爭中,中國陸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讓全世界都震撼了。連美國陸軍都在思考,是否應該採取中國的發展方式,畢竟地面戰鬥仍然非常的殘酷,而中國將明顯是美國的主要對手,到時候如果美國陸軍無法肩負起重任的話,那麼美國還怎麼保護他在西太平洋,以及亞洲大陸的利益呢?
到第三次中日戰爭前,中國陸軍迎來了第三次改革。這次改革的重點是提高陸軍的戰略投送能力,而這也是當時周國輝總參謀長定下的發展方向。中國已經不再甘於在地區大國的位置上停留下去了,而要提高中國軍隊在全球的作戰能力,那麼陸軍就必須要減輕重量,成為一支真正的戰略性軍種。為此,陸軍就必須要進行改革!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減輕陸軍的重量並不一定要以犧牲裝甲與火力為代價了,而這也是未來陸軍的發展方向!雖然,當時周國輝已經不再擔任總參謀長,但是毫無疑問的,這輪改革讓中國陸軍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而中國軍隊也頭一次走到了世界各國的前面,引領了世界陸軍改革的大方向!
陸軍這一輪改革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正因為陸軍具備了快速的投送能力,所以第三次中日戰爭,中國能夠徹底的解決日本的威脅,並且永遠的消除了這個對手。而在後來的中俄戰爭中,也可以看到中國陸軍這一輪改革帶來的好處,如果沒有當時周國輝總參謀長定下的發展方向,毫無疑問的,中國陸軍不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更不可能贏得後來那麼多輝煌的勝利,至少不可能用極小的代價贏得那麼重大的勝利吧!
這是中國陸軍在21世紀最主要的三次重大改革,雖然隨後還有多次小規模的改革,但是其影響都不及這三次軍事改革重大!但是,很明顯的是,這三次改革都是針對地區性戰爭,以及區域性戰爭進行的,而目的也很明確,及用最小的代價爭取到最大的利益。但是,區域性戰爭與全面戰爭是有巨大分別的,因為戰爭的目的不一樣,所以軍隊在戰爭中的任務也就不一樣,而因為任務不一樣,那麼軍隊的裝備,戰術思想也肯定會不一樣。所以,適應區域性戰爭的軍隊不一定會在世界大戰中有好的表現,而這也就讓中國在22世紀初迎來了最為重要的一次軍事改革!
為了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對陸軍的機構,以及裝備做了巨大的調整,而且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將軍學習班,目的自然是要從高層開始,逐步改變陸軍的戰術思想!結果是,當時中國陸軍大批還可以繼續使用的裝備都以很低的價格出售給了同盟國,花費了數萬億人民幣進行的改革,在戰爭中立即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以說,在大戰初期,中國陸軍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其他任何國家陸軍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是最讓美國所擔心的一股力量!就拿俄羅斯戰爭來講,美國陸軍降臨心裡很清楚,即使讓他們用同樣多的部隊去打這場戰爭,也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征服俄羅斯!而在很多人看來,中國要在短時間內擊垮俄羅斯,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軍隊做到了。而在這個戰場上,中國陸軍是絕對的主角,而這個主角的表現,也再次證明,在大戰之前,中國所進行的軍事改革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魏明濤是看著第四次陸軍改革發展的人,雖然當時他還是上校旅長,但是他卻已經很清楚,在面臨世界大戰威脅的時候,中國陸軍必然會出現很大的變動。毫無疑問的,魏明濤是抓住了這次軍事改革機會的人之一。當時,40軍還是一支很爛的部隊,幾乎是將軍的墳場,沒有人願意到40軍去擔任軍長,但是魏明濤很清楚的認識到,40軍這種輕型突擊部隊將在未來的戰爭中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當時他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40軍,並且成為了40軍歷史上最成功的軍長。而隨後,魏明濤讓部隊加強在熱帶地區作戰,以及島嶼登陸戰的訓練,這也是他高瞻遠矚的一面!
作為一名成功的將軍,即使他指揮的只是一支戰術級別的部隊,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戰略眼光,那仍然不可能成功!而魏明濤就是陸軍中少有的幾個有戰略眼光的年輕將領,雖然他很少表現出這一面來,但是在他指揮的戰鬥中,都可以明顯的看出來,魏明濤將自己的地面部隊當做了艦隊來使用,而他往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