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部分(3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達到的戰術目的在戰略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澳大利亞戰場上,40軍的突奔猛進,在很多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事情,但是正是這麼一種戰術上的行動,在很大的程度上動搖了美澳軍隊的防禦,最終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也許,這還有一點運氣的作用在內,但是在紐西蘭戰場上,40軍的行動則充分的考慮到了戰略方面的需要,最終結果是紐西蘭南島缺乏防禦部隊,讓中國部隊省去了一個巨大的麻煩。而在日本地區的平叛戰鬥中,雖然40軍執行的始終是戰術級別的任務,但是透過40軍在戰場上總結出來的經驗,其他的部隊最終成功的平定了日本地區的叛亂。而在俄羅斯戰場上,魏明濤的戰略判斷能力更是達到了頂峰,可以說,他在前線上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帶有戰略方面的考慮,而證明就是後方總參謀部很少干預第3集團軍,以及後來第3集團軍群的作戰行動,而其他的部隊則經常會得到“照顧”。

可以說,一名陸軍將領有很好的戰略前瞻性,這是很少見的事情,至少在陸軍中是非常少見的。而這也是魏明濤成功的重要原因,他總能夠比別的陸軍將領看得遠一點,而不是把自己的目光限制在戰場那麼狹小的一個範圍之內,所以魏明濤總能夠做出更適當的反應,而這在戰爭中,往往就意味著能夠更快的發現危險,並且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

在這次的戰役中,魏明濤也敏銳的發現了陸戰隊的錯誤,並且立即判斷出陸軍參戰的時間肯定要提前,而且還會承擔起更多的任務來,所以他立即做好了準備。試想一下,如果魏明濤盲目的相信陸戰隊,而無法判斷出戰場上的局勢變化的話,那麼結果會怎麼樣?

當陸戰隊陷入苦戰的時候,莫懷聰唯一能夠動用的就是魏明濤的部隊了,但是此時陸軍普通部隊是不可能立即投入戰鬥的,而唯一能夠使用的就只有40軍!

魏明濤的判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美軍幾乎快要完成穿插行動,將登陸場內的,那麼沒有武裝起來的中國軍隊包圍起來的時候,40軍的機降部隊及時的投入了戰鬥,雖然40軍不算是正規的空降部隊,但是其機降作戰能力非常的強大,幾乎不比任何一支正規的空降部隊差,所以一投入戰鬥,40軍就如同猛虎入羊群,立即讓美軍感受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地面戰鬥!

當天晚上,40軍是在後半夜投入戰鬥的,戰鬥打得非常的激烈,美國防禦部隊幾乎是傾盡全力的發動反撲,他們也知道,自己只有最後的一次機會了,如果不能夠在天亮之前結束戰鬥,在中國增援部隊趕到之前奪回登陸場的話,那麼他們就只有依靠夏威夷島上的防禦設施進行最後的抵抗,而結果,絕對不會好到哪去!

40軍也是拼命般的阻止美軍向登陸場突擊,其中戰鬥最危險的地方是384旅所扼守的防禦陣地!

384旅是從陸戰隊7師的一支部隊手裡接過這一陣地的防禦重任的,而他們身後,就是登陸場,所以384旅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只能夠死守。而他們被分派到這裡來,也是因為384旅是40軍中唯一具備有完整地面作戰能力的一個旅,雖然該旅的重要進攻手段仍然是低空突擊,但是在防禦作戰中,384旅比另外3個旅的戰鬥力都要強,而這也是魏明濤在俄羅斯戰爭之後特別的安排。輕型突擊雖然擅長進攻,但是在戰場上,並不可能一直是進攻,必要的防禦往往能夠帶來更大的收穫,而有的時候防禦顯得比進攻更重要。所以,像40軍這樣的主力部隊如果不具備有防禦能力的話,那麼在戰場上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王牌,所以讓384旅具備有一定的防禦能力,這顯然是魏明濤一個很重要的安排!

384旅防禦陣地的縱深只有不到5公里,而在他們前面,是一個美軍陸軍裝甲師,還有兩個陸戰隊師。光是在美軍進攻鋒線上集結的坦克就有上百輛,而384旅卻僅僅只有輕型反坦克武器!很明顯的,384旅的防禦任務很沉重,而他們這邊要是有任何閃失的話,那麼登陸場上集結的數萬還沒有完全起來的部隊,以及堆積如山的物資,還有大量毫無戰鬥能力的工程人員就會成為美軍屠殺的物件。他們是不能退的!在進入陣地之前,384旅的新任旅長就下達了死命令,即使是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不能丟掉陣地,不能讓美軍從這裡突破過去!

其實,整個40軍的作戰行動都是圍繞著384旅的陣地防禦進行的。正面防禦的是384旅,而385旅與386旅則負責從兩翼夾擊美軍進攻部隊,減輕384旅正面受到的壓力。而最主要的還是387旅的行動。這是40軍成立得最晚的一支部隊,但是也是魏明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