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
攝政公園的戰鬥進入了僵持階段,英國軍隊雖然盡到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他們也僅僅只能夠控制夜間的戰鬥,只能夠在夜色之中,利用美軍無法發揮火力優勢的機會發動反擊,而到了白天,就必須得退到坑道里去,等待下一個夜晚的到來!
僅僅一個面積數百英畝的公園,美英雙方就先後在這裡投入了數萬部隊,但是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攝政公園的戰鬥持續了整整兩週,雖然英國軍隊在這裡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卻無法在整條防線上阻止美軍的進攻。很快,攝政公園就成為了一個突出部。當美軍在其他方向上把戰線推進到了馬里斯本火車站,以及尤斯頓火車站的時候,攝政公園其實已經被三面包圍了。而此時,美軍開始調動數支主力部隊,從三個方向上向攝政公元展開了進攻。這次,美軍動用的不僅僅是地面部隊,而且還投入了大量的工程部隊,顯然,他們要對攝政公園發動最後的進攻了。
其實,英軍在攝政公園防禦已經達到了目的。正因為他們在這裡的堅持,才讓別的防線上的軍隊能夠安然的撤到後方來,同樣的,也正因為他們在這裡的防禦,也才讓更多的部隊能夠動員起來,投入到前線的戰鬥中來。數千名英軍在攝政公園阻擋數萬美軍整整兩週的時間,這已經是一個奇蹟了。而現在,英國方面也開始考慮放棄攝政公園,畢竟這裡已經沒有了防禦的價值,如果再堅持下去的話,那麼這些部隊就完全有可能被美軍分割包圍,到時候,連僅存下來的幾百名英國軍人都無法撤下來了。當然,這其中還包括數百名傷員!
此時,英軍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即怎麼掩護這些部隊撤退。通往攝政公園的地下坑道已經被美軍炸燬,這些軍人只能夠從地面撤退,但是幾乎所有的方向上都有美軍,所以,要想讓這些應軍撤下來,也同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第十一章 鐵血戰士
第十一章 鐵血戰士
倫敦攻防戰開始之後,英國軍隊的抵抗非常的英勇,所以美軍在戰役初期改變了戰術安排。原本,美軍是準備進行重點打擊,在重點區域投入優勢兵力來完成攻佔倫敦的重任。但是,英國軍隊的英勇表現讓美軍放棄了這種帶有冒險性質的戰術,或者說是縮小了這一戰術的規模,將其由戰役級別的突擊變成了純戰術級別的突擊,並且仍然保持著地面平行推進的戰法,來打擊英國軍隊!
這對防禦者來講應該算是好事,因為英國軍隊害怕的就是美軍高來高去的打法,這讓他們根本就無法抵抗,而且也不可能在每處重要的地點都部署大量的防禦部隊!而只要美軍在地面行動,那麼英國軍隊就可以迎戰,有了對付的辦法!當然,這也不見得是件好事,至少,從美軍的戰術變化可以看出來,此時美國方面已經開始轉變戰場的重點了!
在整個英國戰爭期間,美軍投入的主力部隊並不少,但是實際上,真正在一線作戰的主力部隊,並且從頭打到尾的主力部隊卻相當少!這證明了美軍將英國作為跳板,這只是進攻歐洲大陸的一個開始,所以美國不想一下把所有的主力部隊都消耗在這類戰場上!美軍是有長遠計劃的,所以在英國是有意的儲存了實力!
當時,雖然主力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的表現相當的出色,不管是美軍的主力部隊,還是中國的主力部隊,都是進攻的先鋒,是尖刀部隊,往往在最困難的時候,這些精銳部隊總能夠開啟局面,並且帶來勝利。但是,大部分的精銳部隊都是在戰前就成立了的,並且經歷了多次戰火的考驗,而在戰爭中得到鍛鍊成長起來的精銳部隊相當少。一方面是因為在戰爭的前幾年中,中美之間大規模的地面戰爭,特別是陸軍之間的大規模對抗非常少,雙方打的都是一些二流國家,對部隊的鍛鍊本身就不是很充足,而且也沒有相互熟悉的機會!另外一方面則是在戰爭的初期,地面戰鬥本身就不是重點,中美鬥爭的焦點是在海洋上!所以,雙方真正的精銳部隊其實都不是很多。所以,在戰場上,中美雙方都需要動用不少的二流部隊,包括大量的新編軍團,預備役軍隊參戰。很明顯的是,這些二級軍團在戰鬥中的表現並不怎麼樣!
在俄羅斯戰場上,中國的大部分二級軍隊都被分配到了保衛後勤線,或者是扮演了充當佔領軍的角色,而真正在正面戰場上作戰的二級部隊相當少,即使有這個機會,也是充當的預備隊,沒有多少機會真正在戰場上表現自己!同樣的,在英國戰場上,美國雖然也投入了大量的二級軍團,但是大部分的二級軍團的表現都非常的糟糕!
當時,美軍投入英國戰場的150萬地面部隊中,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