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無法實現,或者實現的代價太為沉重,而讓結果變得沒有任何的意義!而戰術計劃的執行者也必須要遵從戰略的需要,任何脫離了戰略目標的戰術都不會獲得成功,更不可能帶來偉大的勝利!因此,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的複雜,而真正處理好了戰術與戰略關係的人,才是優秀的將領!
美軍此時在戰略需要與戰術安排上的脫節,至少表示美軍的指揮層中有問題!美軍指揮官不可能沒有理解到戰略上的需要,能夠成為戰區司令官的人,肯定都有著不錯的戰略意識。但是,美軍卻在不太適當的時候啟動了一個不太合適的計劃!雖然從戰略需求上來看,進攻歐洲大陸是美軍最主要的任務,但是卻不可能將這個目的建立一個脆弱的基礎上。如果無法保證英國的穩定,那進攻歐洲的計劃有什麼意義呢?
這種情況的出現,只能夠理解為美軍的高層戰略計劃制訂者錯誤的判斷了戰場情況,或者說是錯誤的理解了戰場上的局勢,因此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而一個戰略上的錯誤決定所產生的後果絕對比一次錯誤的戰術行動巨大的得多!雖然,這種錯誤所帶來的問題並不一定會立即爆發出來,但是在其後對整場戰爭產生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
也就是說,從這些角度來講,美軍在還沒有攻佔倫敦的情況下,也就是還沒有迫使英國放棄大規模抵抗的情況下就貿然的開始準備在歐洲大陸的登陸作戰計劃這本身就帶有冒險的性質,而且肯定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雖然在一定的時期內,美軍提前發動進攻歐洲大陸的計劃能夠為其帶來一些利益,比如在戰爭的初期,導致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的準備不充分,而獲得一些戰場上的優勢,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優勢只是表面上的,非常不穩固,並且最終必然要失敗!最好的例子就是二戰中日軍的擴張行動。當時,日本在沒有能夠戰勝中國的情況下就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雖然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聯合艦隊透過偷襲,幾乎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喪失了作戰能力,但是最終日本仍然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這就是教訓,如果美軍在準備不充分,而且無法集中所有力量的情況下進攻歐洲大陸,即使他們能夠在戰爭的出去獲得一些優勢,那麼最終仍然無法避免失敗!
好了,這些戰略層面上的事情最終總會在戰場上顯現出來,而現在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到戰術層面上來吧!
當英國軍隊決定放棄攝政公園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麼把被圍困的軍隊撤出來。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即怎麼保持戰線的穩固,阻止美軍的進一步突擊!這是兩個同樣重要的問題,雖然被圍困的英國軍隊不過數百人而已,但是這卻直接關係到了英國軍隊的抵抗意志,軍民計程車氣,所以,即使付出更大的代價,也要將這些被圍困的軍人營救出來。同樣的,如果不能夠阻止美軍的突擊,那麼倫敦必然很快淪陷,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要同時處理好這兩個問題,而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整個倫敦戰場的情況上來看,要想讓美軍停止進攻,同時讓被圍困的部隊撤出來,就必須要守住瑪麗女王公園南面的圖索德夫人臘像館。這是美軍幾路軍隊進攻的焦點,而且美軍要向繼續向倫敦市中心區進攻,就必須要經過這裡。所以,派遣部隊守住這座面積並不大的樓房,就顯得相當的重要了!
“如果各位對自己的部隊都沒有信心的話,那我還能夠指望誰來保衛我們的首都呢?”英國三軍總參謀長顯得很是氣憤,在提到由哪支部隊來執行這一任務的時候,這些原本還生龍活虎的將領們都沉默了下來。不是他們沒有讓部隊去犧牲的勇氣,而是這些將領都知道該任務的重要性,所以都不敢承擔責任!
魏明濤暗自苦笑了一下,這種情況他太熟悉了。他對此時英國軍隊的情況非常瞭解,大部分正規軍在很多沒有戰事的地方根本就不敢調動,因為美軍好幾個低空突擊師都在城外嚴陣以待,如果英國軍隊的防禦出現漏洞的話,那就將遭受致命的打擊,而這麼重要的任務是不可能交託給一般的部隊去完成的,那麼剩下的能夠用來執行這一任務的就只有中國軍隊了!
“元帥閣下,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我手裡的那點部隊還是可以使用的!”這時候,魏明濤是不會推辭責任的,雖然他已經完成了自己在英國的任務,按照總參謀部那道含糊不明的命令來講,如果魏明濤願意的話,他隨時可以帶領自己的軍隊離開英國,退到歐洲大陸去。而且,總參謀部已經將歐洲大陸防禦司令部司令的位置給他準備好了,只需要他去就職上任,但是魏明濤在這半年多的時間內,已經對這個頑強不屈的民族有了感情,雖然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