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為民用技術的例子,青黴素這種最普遍的抗生素最早就是為了搶救戰場上的傷員而研製出來的,核能,火箭,噴氣式飛機,無線電通訊系統,雷達等等,無一不是在戰爭中為軍事需要而研製,最後卻極大的改變了人類自己生活模式的技術!所以,軍事科技並不僅僅是為戰爭服務的,如果處理得當的話,最後必將為民用技術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
在21世紀,主要的科技領域有三個,而這三個,也是最主要的軍事科技方向,這就是基因生物技術,材料技術,以及電子技術!
基因生物技術,恐怕現在沒有多少人陌生了,從穿的衣服,到吃的食物,都充含著這一技術的成果,而這已經成為了自電子計算機之後,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而且最深刻的一項科學技術。當然,這種技術如果能夠在軍事上發揮出威力的話,那也將是非常驚人的!
大家最關心的,恐怕還是基因生物技術在武器上的應用,而這就是生物武器的替代者了。生物武器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就遭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生物武器的傷害,而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也使用了生物武器,在越南戰爭中,美國照樣使用了生物武器!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都是很原始落後的生物武器了,因為這只是利用了細菌或者是病毒來對人員進行殺傷。而細菌與病毒本身是很脆弱的,到現在,AIDS都已經算不了什麼了,所以要解決生物武器的威脅也並不難。但是,隨著基因技術浮上水面,這種標刻著生物最基本資訊的武器,就成為了對人類威脅最大,甚至超越了核武器的新式武器,而且,這種武器的生產更簡單,在實驗室內就能生產出來,擴散非常容易,對技術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要想像限制核武器一樣的限制這類武器的話,恐怕是達不到目的了!
說到基因生物武器,就不得不說人類的基因!現在大家都知道,所有生物能夠延續的繁衍下來,就是以基因為基礎的。而基因不但決定了一個人的特徵,更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想象一下,如果哪個基因出現了問題的話,那人的特徵就將改變,到時候,恐怕人就不是人了!
從21世紀開始,破解人類基因圖譜的工作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雖然基因存在於每一個細胞內,但是這並不代表基因內包含的資訊就不多。破解人類的基因,是一個非常浩大而且麻煩的工作,即使是以美國的能力,恐怕也難以獨立的破解所有基因圖譜。所以,這一工作被交到了每一個國家的手中,分別破解一段人類基因。到2007年,已經有85%的人類基因突破破解了出來。但是,這時候,因為戰爭的原因,這次全球性的合作被終止了。雖然,每個參與的國家最後都沒有拿到一套完整的人類基因圖譜,但是每個大國都繼續加到了對這一專案的投入,誰都知道,只有掌握了最尖端的基因技術,最後才能夠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所以,破解的基因圖譜已經不限於人類本身了,只要能夠找到的生物種類,都被科研人員看上了。
在這方面,雖然各國都將其做為了國家機密,不可能公佈自己的研究進度的。但是,中國在對日本的戰爭中,無意中拿到了日本企業協助政府開發基因武器的資料。很明顯,中國已經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最新的一批,可以提高戰鬥人員身體素質以及承受能力的基因類藥物已經在進行最後階段的研製工作了。只要經過最後一次的臨床實驗,就能夠定性生產。當然,歐美在這個課題上的研究也不落後,只是他們走的並不是與中國一樣的方向,而是選擇了純武器的研究方向,所以一時是很難拿出可以使用的基因武器的!
出了基因生物技術,最被看好的就是材料技術了!與生物技術不一樣,材料技術是一項很傳統的技術,但是隨著人類的進步,材料已經成為了限制人類發展的一個瓶頸,所以,現在各國在材料技術上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大家印象最深的材料,大概就是複合材料了吧!其實,這只是材料領域中很小的一個方面,從坦克用的裝甲鋼板,到光纖制導導彈的導線,這些都是屬於材料領域範疇之內的。雖然戰爭的主體是人,但是人沒有了武器,就很難以作戰了。而武器中最關鍵的就是材料,材料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武器的好壞。這是從有了戰爭就有了的規律,而人類從青銅器時代走過來,也正是材料技術的進步!
想當年,中國要想獲得新型裝甲鋼材的資料,都受到了封鎖。從這能夠看出,材料技術在軍事上的重要性。當然,材料同樣也能夠對民用技術產生非常巨大的推動力。如果沒有新的材料,恐怕任何的科學技術都難以取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