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發展!
研發新的材料,已經成為了各強國的當務之急。隨著高能鐳射武器等定向能武器裝備走向實用化,材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了。要想讓高能鐳射武器取得實際使用價值,就必須要解決能源儲備的問題,而這從根本上,就是材料技術方面的問題,如果沒有開發出能夠儲備大量電能的材料,恐怕這一技術將難以得到全面的利用。而為了抵抗高能鐳射武器的攻擊,新型的裝甲也需要在材料技術方面取得進步。而隨著天軍逐步走向戰場,對材料的要求更為苛刻。
從此可見,要想將別的方面的技術成果傳話未實際的戰鬥力,就必須要解決材料方面遇到的困難與麻煩。所以,材料技術成為了軍事技術中關鍵的關鍵。別的不說,就來看看美國研製的隱身塗料。直到現在,美國仍然將隱身飛機的塗料成分作為最高軍事機密,而這種能夠極大的降低戰機雷達反射面積的塗料,也是材料技術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專案。不用多想,如果能夠知道這一塗料的成分,那麼美國就將失去隱身方面的優勢了!
當然,隨著戰爭方式的進步,人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很多時候就只是武器的大腦,而並不是依靠人力去戰鬥的。但是,現在,人腦的處理速度已經跟不上緊張激烈的戰爭發展速度了。所以,在未來的軍事技術中,對電子技術的要求更為苛刻!
最引人矚目的,當然是人工智慧系統。在現代化戰爭中,很多時候勝敗就在0。1秒不到的時間內就定了下來,而人的反應速度已經無法滿足這一要求。所以,就需要增強電子技術在戰鬥中的分量。而且,隨著戰爭日益激烈,人體的承受能力也達到了極限,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將人從戰爭中解脫出來,用電子計算機來代替人,成為戰爭的指揮者!而這就需要計算機具有智慧,才能夠完成部分只有人才能夠完成的工作。雖然,現在已經證明這一發展方向是嚴重錯誤的,因為不管技術再先進,人類在戰爭中的地位是無法改變的,失去了人的戰爭,恐怕已經不能叫做戰爭了。而幸運的是,最後並沒有開發出能夠替代人腦的電腦,不然恐怕人類需要應付的戰爭,已經不是人類之間的戰爭了!
人工智慧是一項邊緣科學,綜合了很多的學科。從軍事需要的角度上來看,對人工智慧要求最緊迫的無疑是空軍!隨著空空導彈效能的提高,現代空戰的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中遠端空空導彈技術的進步,讓空戰成為了電子遊戲般的戰鬥,很多時候,交戰的雙方在還沒有看到對方之前,就已經被導彈擊落了。所以,戰機的效能極待提高,如果戰機無法躲過對方的超視距武器的攻擊的話,那未來的空戰將是一場技術方面的戰鬥,而飛行員能夠發揮的作用將相當有限。
而在這一方面,人體承受能力已經成為了戰機效能提高的瓶頸,一般人,最大就只能承受9G的過載,如果過載再高的話,人將失去戰鬥能力,最後甚至會失去控制能力。所以,很多國家想到了發展無人戰鬥機,將人從戰鬥中剝離出來。而失去了人的限制,無人戰鬥機的效能將與導彈沒有多少差異,這自然就解決了空戰中的問題了。而這,就需要大力的提高人工智慧化,不然無人戰鬥機將不具備有實際的戰鬥力!
當然,這只是西方國家的發展方法,美國已經計劃在2025年開始裝備第一批無人戰鬥機,而他們研製的無人攻擊機也將於2010年開始裝備部隊,並且承擔作戰任務。只是,在中國,似乎並不看好這一技術,因為說白了,不管怎麼講,人工智慧是無法取代人的,而將戰爭的勝負寄託到電腦上,那人還用來做什麼呢?
不管中國怎麼發展,但是電子技術在未來戰爭中的所處的位置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電子技術直接關係到了探測技術,反探測技術,通訊,指揮以及情報等相關方面。如果電子技術無法取得進步的話,那麼是不可能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的!
當然,中國透過一系列的對外政策改革,最終的目的,仍然是要在未來的世界中處於領先與主動的位置,成為引導世界發展的國家。而只有佔據了主動權,才能夠按照中國的計劃進行發展。而這才是中國的主要目的!
當2011年,中國第一次公佈完成的國防白皮書的時候,歐洲,美國與俄羅斯才發現了中國的這一企圖,但是他們發現得已經太晚了!
在2011年,中國的國防經費支出為8000億人民幣,比2010年減少了2000多億。但是,這一年,中國的國防科研經費卻達到了2500億,佔到了總國防開支的31%以上,而2010年,中國的國防科研經費僅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