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團的進攻,印度軍隊是不可能守住這座重要的城市的。而且,在這一路上,36軍幾乎沒有遇到多少抵抗,部隊的完善率達到了95%。而這為進攻西隆提供了巨大的動力。
整場戰鬥僅僅打了5個小時,36軍就已經攻到了西隆市政府的外面,半個小時之後,坦克團的中校團長接受了印度城防司令,一名只有35歲的少將的投降書,同時開始接管城市,並且收編印軍俘虜。
對西隆的進攻,只能用神奇來形容。很多現在的軍事學家都不明白,印度為什麼要向解放軍敞開西進的大門,而且印度軍隊怎麼會在那麼短暫的時間內就崩潰了。如果他們再堅持5個小時,等到從後面趕來的印度軍隊達到,那麼36軍就將面臨被夾擊的尷尬境地,恐怕被消滅的就不是印度軍隊了。當然,這些只是假設,在當時的情況下,恐怕印度軍隊再多堅持一個小時也做不到吧!
看到西隆被攻佔,同時36軍在這裡擺出了一副防禦架勢之後,前來營救的印度軍隊在沒有受到打擊的情況下就潰退了。而此時,25軍也已經開始了對艾藻爾的進攻。從中線與南線戰場上來看,解放軍的戰鬥進展得還是很順利的。
就在36軍向西隆進發的時候,第1山地集團軍的3個山地軍也離開了提斯浦爾,開始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北岸向西推進。與普通部隊的編制不一樣,因為少了很多重型裝備,山地軍在滿員的情況下,只有1。5萬人,比輕型軍都要少很多。而按照解放軍的常規編制,一個重型軍的兵力大概在2。5萬人以上,即使是輕型軍,也在2萬人左右。所以,現在3個山地軍的戰鬥力,大概只相當於2個輕型軍,而且這還沒有算部隊的進攻力量。
在透過高哈蒂的印軍防區時,第1山地集團軍遇到了非常頑強的抵抗。高哈蒂是此時印度東部戰區的物資集結地。駐守的印度軍隊超過了30萬,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二線部隊,也就是才完成,或者根本就沒有完成訓練的部隊。但是,這麼龐大的軍隊數量,完全不是第1山地集團軍所能戰勝的。而當印度在這裡的指揮官收到第1山地集團軍向他們進攻的訊息之後,一面組織防禦工作,一面派遣了一支精銳部隊想提斯浦爾進攻,因為在提斯浦爾的中國遠端炮兵已經成為了印度後方的最大威脅。雖然印度軍隊的防禦力量是足夠的,而要奪回提斯浦爾,就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高哈蒂成為了第1山地集團軍前進道路上的第一道障礙,也是最大的一道障礙。為此羅開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支援第1山地集團軍的進攻,至少有500架戰場支援攻擊機對印度防禦陣地發動了輪番轟炸,而部署在提斯浦爾的遠端炮兵也在用大口徑火箭炮對第1山地集團軍提供支援,甚至還動用了戰術彈道導彈對印度的防禦司令部進行了打擊。
轟炸與炮擊足足持續了12個小時,從天亮一直到天黑。光是攻擊機投下的彈藥就達到了2萬噸,比得上在長崎投下的那枚原子彈了。而炮兵也至少發射了5000枚火箭彈,還使用了100多枚戰術彈道導彈,這才在印度的防禦陣地上撕開了一道缺口,讓第1山地集團軍趁夜發動了突擊。雖然進攻部隊沒有多少裝甲力量,但是夜晚的黑暗為第1山地集團軍的進攻提供了最好的掩護。等到天亮的時候,第1山地集團軍已經從這道缺口處殺了過去。
當透過了高哈蒂之後,在第1山地集團軍的前面已經沒有多少障礙了。因為在高哈蒂以西的地區,印度並沒有部署多少兵力,而其後方的預備部隊已經被抽調到了新德里方向的戰場上去,而前線部隊都被牽制在了各個城市之中,印度戰區內出現的兵力缺口沒辦法立即填補上。而且,從根本上,印度的指揮官就沒有想到過解放軍會這麼快就攻打到這裡來。所以,當第1山地集團軍在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北岸高速前進的時候,他們面對的只有印度的運輸部隊,而沒有任何一支印度的正規部隊能夠阻擋他們前進。
此時,36軍已經開始了對西隆的進攻。而25軍對艾藻爾的進攻也即將結束,而新增援的2個輕型軍已經到達了因帕爾,正在做著投入戰鬥前的最後準備工作。此時,只要看一下解放軍這一步的行動,印度的指揮官明白了過來。現在,中國解放軍又一次成功的應用了他們的穿插包圍戰術,而且是從戰略的層面上使用了這一戰爭方法,並且再次對印度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很明顯,只要第1山地集團軍到達布拉馬普特拉河向南轉向的地帶,並且在這一連線印度東部突出地區與內地的狹長地帶上建立起一道堅固的防禦陣地,那麼就會將印度防禦東部地區的200萬軍隊困死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