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對朝廷抱有忌憚之意,這麼多年來頻施手段,阻礙朝廷的力量向西經營,現在強敵來臨,倉促之間,這裡道路不暢、糧儲不足、關隘不險,朝廷又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叫士兵做無謂的犧牲吧?他們也有父母妻兒啊!”
夏潯淡淡一笑,又對他們道:“當然,叫你們獨力承擔,也是個問題,如果強敵驟至而不可抵擋,我覺得暫避其鋒芒也是可以的,比如先遁入大漠,又或者暫遷入關內,給他們來個堅壁清野……”
夏潯後面的話,大家已經沒有太往心裡去了,他們正在反覆咀嚼夏潯這番話透露出來的資訊:大明還有充足的兵力,據險關而守的目的不是畏懼帖木兒的大軍,也不是要放棄西域,只是考慮到三線作戰的安全,同時避免錢糧的消耗和將士無謂的犧牲。
明軍的整個軍事計劃裡,完全沒有西域失守、河西失守後如何應對的考慮,而是如何消耗帖木兒的兵力,以及如何反擊的策劃。這個資訊的掌握,對於這些實際控制著西域一切資源和人口的頭頭腦腦們決定自己的立場,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一時的攻守、強弱他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兒是他們的家,是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所以他們必須判斷,誰才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他們必須依附笑到最後的人,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
在場的,除了幾個衛所將領,全都是當地的豪門大族,可是在這個特殊的地方,控制著地方武裝、地方政治和地方經濟的,就是他們。夏潯此時此地的這番話,等於是把自己的資訊,向控制敦煌及其周邊地區的這些頭頭腦腦們做了一個清晰的傳達。
他們都是精明人,他們現在必須得分析、甄別夏潯這番話的真偽,當雙雄對峙的時候,決定立場,做出選擇,這關乎到他們和他們家族的富貴、前程乃至生存!
夏潯剛到,就丟給他們一個難解的題!
思索著對他們的家族來說生死倏關的大問題,大家都紛紛停箸,似乎眼前豐盛的酒菜也不那麼香了。
夏潯說完了話卻很自在,侍候在左邊的西琳姑娘端起酒杯,眸波瀲灩,神情嬌媚地送到他的唇邊。一口酒剛喝下,右手邊的讓娜姑娘已經抄起小刀,細細切下一片肥美的羊羔肉,殷勤地遞過來。夏潯左邊一口酒,右邊一口肉,連雙手都不用動。
他的雙手只是順勢搭在兩位姑娘圓潤、結實的小蠻腰上。嘖,這手感還真不錯,於是夏潯的一雙大手便順勢摸挲起來。與民同樂嘛!這多平易近人……
第763章 陽關逢故人
這接風宴,吃得最輕鬆的無疑就是夏潯。
敦煌各部首領、世家大族們對當前時局的關注遠較夏潯更為強烈。
他們世居敦煌,榮華富貴皆源自於此,他們是最不希望一個強大的充滿破壞力的勢力來到這裡,對他們的家園造成不可修復的巨大創傷的。
可是現在帖木兒帝國與大明帝國即將一戰,他們既無法左右這場戰爭,自己的家園又成了戰場,那麼就必須得在這兩個強大勢力之間尋找一個可以依託的物件。
本來,他們地處大明邊域,大明現在的羈縻政策對他們的固有權益損害也很小,他們是願意依附於大明的,可是也正因為這種半臣半客的自由身份,所以一旦帖木兒大軍趕到,為求自保,他們投靠帖木兒,同樣沒有心理障礙,他們打得本就是有奶就是孃的主意。
然而,夏潯這番話,他們就不能不審慎地考慮自己的態度了。
做牆頭草,難!
投奔帖木兒,勢必得被帖木兒驅趕著衝在第一線,與大明作戰,那麼一旦帖木兒兵敗退回撒馬爾罕,大明豈能不清算他們的罪行?
如果投奔大明,眼下輔國公已經表明了態度,大明軍隊是不可能放棄雄關險隘不守,跑到沙漠裡來跟帖木兒硬碰硬的,那麼他們要麼退入沙漠跟帖木兒打游擊,要麼就得退到嘉峪關內,接受明軍的庇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騎兵勢必也要接受明廷的指揮,參與作戰。
總之,不管投向哪一邊,對這場東西兩大武力集團的碰撞,他們都休想作壁上觀,參戰是一定的,現在只看他們選擇投奔哪一方。
因此,他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大明的武力是否真如夏潯所說那般強大,是否足以對抗那位迄今未嘗一敗的跛子大帝,為了掌握更準確的情報,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塞哈智和風裂炎作為突破口。
同目光精明、性情沉穩的夏潯比起來,這兩個傢伙卻不像是個能守秘的。他們輪番向塞哈智和風裂炎敬酒、與之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