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啊!”
朱棣縱然研究些歷史,也只是研究施政者的利弊得失,縱然研究些地理,也只是瞭解哪有山川、哪有河流,冬夏天氣如何、是否宜於排兵佈陣,哪有可能去注意這些地頭兒幾百年前歸誰管轄、那兒的某個部落,前身叫做甚麼,是以竟被劉宋耕說得有些發懵,遲疑片刻,才問道:“當真如此?”
劉宋耕道:“的確如此!遼東這地方,明代於元,元代於金,金代於遼,遼、金兩朝的《地理志》上,絕對沒有這些地方及其部落的記載,皇上可使大臣遍查遼金兩朝典籍,便知端倪。”
朱棣移目喚道:“禮部郎中、員外郎、主事何在?”
殿上立即轉出三位官員,乃是北京行在的禮部郎中曾亮、員外郎楊峰、主事張士登,三人齊刷刷地向朱棣施禮道:“臣在!”
朱棣道:“三位愛卿,著即查閱府藏之遼金《地理志》,與劉宋耕所提供的領地、部眾名稱逐一核對,以驗真偽。”
三人又是齊刷劇地行禮如儀:“臣,遵旨!”
劉宋耕趕緊爬前兩步,伏在朱棣膝下,很委曲地抬起頭道:“皇上,若果證明小臣所提地域、部落,非遼金所有,那麼……”
朱棣夷然一笑,說道:“大明天朝上國,豈會與藩屬朝鮮爭奪彈丸之地、萬千屬民?若果證明那非我之地、非我之民,自然還你!”
劉宋耕大喜過望,一個頭便響亮地磕在金磚上:“小臣劉宋耕,叩謝聖天子!”
第616章 殺他個回馬槍
夏潯離開北京之後,腳程就慢下來。
他不急著趕回遼東,此番遼東出了事故,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所需要的政策順利到手了。
本來,夏潯還有些不放心由張俊和萬世域獨自處理這樁涉及面極廣、牽涉到諸多部族的事件,可是隨著萬世域接二連三送來的公函,夏潯漸漸放下心來。萬世域的權柄不及他重,對於天下大勢看得不及他清楚,但是具體而微的事情,其實比他處理得還要妥貼。
萬世域畢竟是一個從小吏一級級打拼上來的官員,處理事情滴水不漏,所思所想比他還要縝密,這是為官多年鍛煉出來的本事,他這坐火箭升上去的國公,在這方面是沒辦法跟人家競爭的。
夏潯見了萬世域的處置方案後,急切的心情平緩下來,腦筋也就更加活絡了:暫不露面,豈不正是讓萬世域大放光彩的一個好機會?如果自己太早出面,萬世域又得躲到自己的陰影之下。
遼東早晚都要交出去,而且時間還很快,現在得著手培養接班人了,如果等到自己離開的時候才匆匆交接,不利於繼任者威望的樹立。
再者,現在萬世域所做的,正是他想做的,但是這一次不可避免的,對遼東諸族觸動較深,如果自己直接出面,那就出盡了最後的底牌,沒有迴旋的餘地,一旦處置失誤,激起更大矛盾,那就只有請皇帝出面了,而一旦到了由皇帝出面的時候,他就該捲鋪蓋滾蛋了,他對遼東的設想和所付的心血,就得盡付東流。
現在由萬世域去做,一旦有什麼不可收拾的局面,他還可以出面接手,當然,這麼做有讓萬世域背黑鍋的嫌疑,但是要樹立萬世域在遼東的威望,必須得讓他展現自己的能力和鐵腕手段,在習慣於弱肉強食的生活方式的遼東諸族面前,沒有不勞而獲的威望和權力。
他想得到,必須得承擔相應的風險!
在這次事件的處置上,萬世域不但展現了極其強硬的一面,而且對漢商集團是有所偏袒的,當然,事情的起因不在於漢商一方,最先動手的也不是漢商,在開原城中打砸搶燒的更不是漢商,但是由於軍隊的介入,並且明顯的偏袒漢商,所以最後倒了大黴的,實際上是那些性情一向驕悍的胡人。
同時僅就持械私鬥這些行為來說,漢商方面也要承擔很大責任,至少,他們一開始可以說是自衛,但是當軍隊介入之時,他們就該放手交由軍隊處理,可是恰恰相反,利用軍隊的幫助,這時有許多不必要的傷亡,都是他們為了洩憤而造成的。
但是萬世域在這件事的處理上,顯然沒有做到絕對地依據律法公判。而夏潯對此是持支援意見的,甜棗,他已經給的夠多了,是到了立威的時候了。有德而無威的老好人,降不住那些尚不知王法為何物的胡人。
同時,大明在遼東的執政基礎,主要依靠的,現在是、將來也是,永遠是大明的軍隊和多數民族的漢人。這次事件,胡人死傷較重,漢人財物受損較重,而事情起因,過錯在胡人。這碗水要是端得不偏不倚,胡人不會服氣,漢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