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3 / 4)

小說:錦衣夜行 作者:冥王

寺去了?”

夏潯聽了也有些奇怪:“番邦來使,不是都安置在鴻臚寺麼?”

徐景昌道:“番邦來使,都是由禮部接待的,一般來說,都會安排在鴻臚寺。不過這一次日本國使節乃是僧侶,所以就安排到天界寺去了,由道衍大師接待。怎麼,國公對他們的情況,沒有先行了解一番麼?”

夏潯雖然有些意外,卻只是搖頭一笑,泰然道:“沒有,我要談的,他們做不了主,只是個傳話的人,懶得在他們身上浪費功夫。不過,他們既然在道衍大師那兒,倒不好擺架子了,我明天去天界寺走一遭便是了!”

第514章 隨緣

天界寺裡,道衍從禪床上下來,鄭和連忙趨前攙扶,恭敬地道:“還有件事,輔國公已經回京了,弟子不日就要同輔國公一起前往浙東,不知師傅對弟子還有什麼教誨?”

道衍淡淡地道:“監軍者,專司功罪、賞罰之稽核,做你該做的,其他事不要胡亂插手。”

鄭和畢恭畢敬地道:“是,弟子省得了。”

監軍自漢唐以來就有,協理軍務,督察將帥。到了現代,軍隊中的黨代表,其實也有監軍之責。監軍一開始多以御使充任,自唐玄宗起,開始啟用宦官監軍,出監諸鎮,與統帥分庭抗禮。到了明代,擔任監軍者,依舊多是御使和宦官,不過朱棣登基之後,這還是第一次派出監軍,鄭和初當要任,自然謹慎一些。

道衍問道:“對於海洋,你似乎瞭解一些?”

鄭和道:“是,家祖與家父都曾前往麥加朝聖,弟子幼年時,曾聽父祖講過遠航的故事,對此略知一二。”

道衍微微頷首道:“嗯,這是好事,楊旭雖然能幹,可領兵是頭一回,有些事如果你能幫他,就多幫幫他,監軍和統帥,猶如一國之將相,將相和睦,方能國家昌盛,一軍之中,統帥與監軍互相扶持,才能打勝仗!”

鄭和恭謹地道:“是,弟子記下了。”

鄭和從父祖,是一名伊斯蘭教徒,不過他又信奉佛教,是一名佛教徒,並且拜道衍為師,受菩薩戒,法名速南吒釋,翻譯成漢語就是福吉祥。此番奉聖命往浙東監軍,他是特意來向師傅辭行的。兩個人出了禪房,門口站著一個少年,見鄭和陪著道衍出來,便躬身道:“父親!”

道衍止步道:“這位是?”

鄭和忙道:“這是弟子長兄馬文銘長子,如今過繼於弟子,已隨弟子姓,改名叫鄭賜,字恩來。”說完向鄭賜道:“還不上前拜過大師。”

鄭賜也知道這個和尚不是一般人,連忙施禮道:“見過道衍大師!”

道衍對鄭和微笑道:“好,是個好孩子,你如今有了自己子嗣,更要多行善事,多積善行,造福於子孫。”

鄭和躬身道:“弟子遵命,恩師請留步,弟子如今受命參與大報恩寺之建造,如今過了年,役夫們已然開始返回,弟子得去照料一下。”

道衍笑道:“皇上對你寵信有加,做事多用點心,去吧!”

“是!”

鄭和又施一禮,領著兒子走了出去,剛剛來到前殿,迎面正撞上夏潯,夏潯奇道:“鄭公公,你怎在此?”

鄭和一見是他,連忙上前見禮,說道:“鄭和拜在道衍大師門下,現為大師弟子,今日來天界寺,是來拜見師傅的。國公怎麼來了?”

夏潯道:“哦,我來見見日本國使節,順道兒拜訪一下道衍大師,這位是?”

夏潯看見鄭和身邊陪著一個少年,打扮、模樣不像宮裡的小內侍,便隨口問了一句。

鄭和把鄭賜的身份對他說了,夏潯便笑道:“哦,原來是做什麼的呀,可讀過書,有功名在身麼?”

鄭和長嘆一聲道:“不瞞國公,我這兄長一家,在雲南生活並不如意,如今得了我的照顧,家境才算好些。我這兒子,人聰明,也懂事,可惜就是沒讀過書。他到金陵還沒多久,我打算等他再大一些,再幫他找些事做。”

夏潯心中一動,說道:“原來是這樣。嗯……錦衣衛南鎮撫劉玉珏那兒,正缺人手用呢。我看這孩子挺機靈的,如果鄭公公不嫌棄,我跟劉鎮撫保薦一下,叫他去錦衣南鎮做事,你看怎麼樣?先做個百戶吧,等以後立下功勞,再升遷不遲!”

百戶之職,劉玉珏自己就能任命,對夏潯而言,只是一句話的事。鄭和原就有心給兒子找份穩穩當當的事兒做,可他現在只是得了皇上寵信,在外廷並沒有什麼勢力,自己又不好向皇上張口,這幾天正琢磨這個事兒呢,一聽夏潯所言,又驚又喜,連忙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