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其惡。胸中 正,則眸子瞭②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③焉。聽其言也,觀其眸 子,人焉瘦、廋④哉?”
【註釋】
①存:察。②瞭:明。③眊(mao):不明,蒙眊。①廋 (sou):藏匿。
【譯文】
孟子說:“觀察一個人,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 睛不能掩蓋一個人的醜惡。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 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閃閃。所以,聽一個人說話的 時候,注意觀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惡真偽能往哪裡隱藏呢?”
【讀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這句名言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芬奇從人物畫的角 度來說的。而我們看到,早於他一千多年,中國的孟子就已經從 識人的角度把這個道理說得非常清楚了。
日蓮宗的《妙法尼》也說過:“巨人也好,誅儒也罷,其志氣 乃表現在一尺的臉上;一尺臉上的志氣,則盡收在一寸的眼睛中.”
所以,與其察言觀色,不如觀察他的眼睛。
現代美容術已經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 都成了它的試驗場地,但是,仍有一點是它無能為力的,那就是 眼神。
眼神是無法加以化妝或掩飾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級 美容大師。
觀察眼神,洞若觀火。
別聽他說得口若懸河,天花亂墜,你要看著他的眼睛。
………………………………………………
嫂溺,援之以手
【原文】
淳于髡 ①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 之以手者,權②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 乎?”
【註釋】
①淳于髡(kun):齊國著名辯士,曾在齊威王、齊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 做官。事蹟見於《戰國策·齊策》、《史記·孟荀列傳》、《史記·滑稽列 傳》等。②權:本指秤錘,衡量輕重。引申為衡量輕重而變通處理,即 變通之意。
【譯文】
淳于髡問:“男女之間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的規定嗎?”
孟子說:“是的。”
淳于髡又問:“那麼,假如嫂嫂掉在水裡,小叔子用手去拉她 嗎?”
孟子說:“嫂嫂掉在水裡而不去拉,這簡直是豺狼!男女之間 不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的規定;嫂嫂掉在水裡,小叔子用手去 拉她,這是通權達變。”
淳于髡說:“現在整個天下都掉在水裡了,先生不去救援,這 又是為什麼呢?”
孟子說:“整個天下掉在水裡了,要用‘道’去救援;嫂嫂掉 在水裡,用手去拉就可以了——您難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嗎?”
【讀解】
男女授受不親是中國古代禮制中一條微妙的牽涉性心理問題 的規定。由於有這一條規定,當“嫂溺”的時候是否“援之以 手”就成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了。
想來弗洛依德博士不一定知道“男女授受不親”的規定,恐 怕也沒有讀到過淳于黨先生與孟子的對話,不然的話,倒正好可 以作為一份性心理分析的村料了。
我們既不是博士的學生,當然也沒有辦法來進行這方面加 析 只好從淳于髡先生與孟子的精采對白方面來欣賞了。 孟子雖是亞聖,但這淳于髡先生也非常了得,人雖矮小,其 貌不揚,但太史公在《史記》裡稱他“滑稽多群,數使諸侯,未 嘗屈辱”。是當時齊國準外交部長級的人物,幽默詼諧的國際名士。 且看他問孟子的問題,出語不凡,神出鬼沒而又直釘本質。稍有 反應不過來,不弄得你尷尬無措,“顧左右而言他”才怪。
但亞聖畢竟是聖人級的高手,群才無礙。只需略施機鋒轉語, 以“權”釋‘札”,便出人意表又合於情理地回答了對手的詰難, 令人不得不服。
通權達變,智者風範。
而我們在前面的若干篇章中已經知道,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 都非常重視這種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的通權達變精神。
………………………………………………
譭譽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