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繼承的人了,以後恐怕也沒有聽說聖人之道而繼承的 人了吧!”
【讀解】
這是《孟子》全書收尾的一章,編《孟子》的人把這一章編 在這裡,是很有深意的。
一方面,本章從“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公孫五下》)的觀點出發,歷述過去時代那些具有里程碑性質 的聖賢,形成了一個世代相傳的“道統”。
另一方面,孟子感嘆孔子以來沒有眾望所歸的繼承者,對聖 人的事業、聖賢的道統將會中斷流露了深深的憂慮。 但是,不知孟子有沒有預見到,正是他自己,身後有一天會 被人們推為聖人事業的繼承者,“道統”的捍衛者。並被戴上“亞 聖”的桂冠。
誰來繼承聖人的事業?
不就是孟子自己嗎?
孟子以後呢?
………………………………………………
==========================
論語
目錄
《論語》簡介
學而第一
學而第一,儒雅的君子風
孝弟是實行仁道的根本
花言巧語的人沒有仁德度
一日數次的反省
功夫做人第一,學問第二
衡量學習與否的標準
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
孝道可使民風淳樸
溫良恭儉讓的風範
繼承父親的遺志
和與禮的辯證法
怎樣才算是好學?
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
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
道德與政治
為政第二
詩與政治
德治與法治
人生的歷程和滋味
養生送死,孝不違禮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
態度不是小問題
大智若愚的顏回
觀察人的方法
溫故而知新做一個通才
不要吹牛皮
要團結不要分裂
書呆子與空想家
異端的問題
不要不懂裝懂
做官的學問
提拔正直的幹部
執政者要以身作則
不做官也可以參與政治
人不能不講信用
看過去知未來
見義不為是膽小鬼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仁德是禮樂的前提
八佾第三
不要鋪張浪費
溫文爾雅的君子之爭
文獻的重要性
要有一顆虔誠的心
問者不相虧
凡事不必苛求
理解的困難
以心換心的領導藝術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既往不咎的寬恕精神
盡善盡美的追求
領導者要有寬容的肚量
里仁第四
選一個好的小區居住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有仁德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
追求仁德,擯棄邪惡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從人的過錯中識別人
人的天職在於勇於探索真理
讀書人不以吃穿為追求
天下事無可無不可
君子與小人的不同心懷
唯利是圖必然招來怨恨
關鍵在於練好內功
一以貫之的恕忠之道
義與利的選擇
用壞人做你的鏡子
怎樣對待父母的過錯
父母在世,不要遠遊
記住父母的年紀
為言過其行而感到羞恥
嚴於律己總不會錯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
保持一定的距離
公冶長第五
孔子怎樣選女婿?
處世的藝術
不要耍嘴皮子
人貴有自知之明
聞一知十的過人才智
朽木不可雕也
無欲則剛
“恕”道之難,難於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