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我錯了!我離開朋友獨自居住太久了。

【讀解】

儒家講“仁”。仁的內容之一是愛人,是以寬厚之心去愛護他人。這個寬厚之心,並不是沒有原則的姑息遷就,也不是喪失自我立場地隨便附和,而是用德行去感化、影響對方。這種愛法叫做“愛人以德”,用今天的話說,對朋友的真正愛護,是幫助他克服自己的缺點,改正自己的過錯。子夏的故事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儒家的這個思想早已得到人們的認同,並把它當作做人的準則之一。比如俗話說的“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其實便是對“愛人以德”德通俗解說。

忠告朋友告誡朋友,提醒朋友,是愛心的體現這個十分明顯的道理,人們在實際中總是想不通,腦筋轉不過彎。遇到批評就以為是與自己過不去,甚至是故意作對。可是,如果忠告者不看重你,不關心你,犯得著對你進行規勸和提醒嗎?腦筋轉彎兒得要從相反得角度去想想,才會得到正確得答案。

………………………………………………

子柳之母死(1)

——君子不取不義之財

【原文】

子柳之母死(2)。子碩請具③。子柳曰:“何以哉?”子碩曰:“請粥庶弟子母(4)。”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子母(5),以葬其母也?不可。”即葬。子碩欲以賻布之餘具祭器(6)。子柳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家於喪(7),請班諸兄弟之貧者(8)。”

【註釋】

①本節選自《檀弓》上。②子柳:魯國人。③子碩(shi):子 柳的弟弟。具;備辦。這裡指備辦喪葬的器用。(4)粥(yU):同“鬻”,賣 庶弟:父親的妾所生的年幼的兒子。⑤如之何:怎麼。其:語氣助詞,沒 有實義。(6)賻(fU)布:送給喪家助葬的錢帛。(7)家:意思是充作 家用。(8)班:分發。諸:之於,給……。之:代同,指剩下的錢帛。

【譯文】

子柳的母親去世了,子碩請求備辦喪葬的器用。子柳說:“用 什麼來備辦呢了”子碩回答道:“請把庶弟的母親賣了。”子柳說: “怎麼可以賣掉別人的母親,用得來的錢安葬自己的母親呢?不 行。”安葬之後,子碩想用別人送來助葬剩下的錢帛備辦祭祀器物。 子柳說:“不能這樣。我聽說,君子不惜喪葬之事以利其家,遼是 聶我把剩下的錢帛分發給貧窮的兄弟們吧。”

【讀解】

藉機發財,是勢利之人的心態。只要機會出現,有利可圖,便 會削尖腦袋往裡鑽,管他正當不正當、仁義不仁義,絕不會放過任何一點藉機發財的時機。

那麼,君子就不愛財了?非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就 是說,君子和小人都愛財,這大概是人的天性。但是,君子和小 人的分野在於:一個取財有道,一個取財無道;一個是正當的,一 個是不義的。這個差別雖然不能說是天壤之別,卻也是原則的差 別。

君子既要顧自己的利益,也要考慮別人的利益,憑自己的正 當勞動獲取理應得到的財物,比如孔子收取學生的“束脩”(幹 肉)。小人則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發不義之財是常事,把自己的 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也不少見。 記住這個原則差別,約束自己非份的發財慾望,肯定會使自 己變得好起來。

………………………………………………

成子高寢疾(1)

——生死都要對人有益

【原文】

成子高寢疾(2)。慶遺入請曰③:“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4)則如之何?”子高曰:“吾聞之矣:生有有益於人,死不害於人。吾縱生無益於人,吾可以死害於人乎哉(5)!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6)。”

【註釋】

①本節選自《檀弓》上。②成子高:國子高,齊國大夫。③慶遺:齊國人。請:治理的意思是詢問。(4)大病:重病治理紙委婉的死亡。⑤乎哉:表示反問的語氣詞。(6)不食之地:不長莊稼的土地。

【譯文】

成子高病倒在床。慶遺進屋問他說:“您的病已很危急了,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後事該怎麼辦呢?”子高說:“我聽說過,活著的時候要對人有益,死了也不要害人。我縱然在活著的時候無益於人,難道死了害要危害於人嗎?我死之後,就找一塊不長莊稼的地把我埋了吧。”

【讀解】

古人有詩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