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了。
陛下真是太不容易!
不動聲色地謀劃如此大戰,直到捷報傳來,保守派才確切知道戰況。
天天裝釣魚佬,一定很辛苦吧?
文武大臣也吟詩作賦,挑盡所有好詞誇獎皇帝“武運昌隆”,簡直要跟洪武、永樂看齊。
皇帝勉強壓制住得意,冷靜地讓相關部門起草詔誥,封賞有功的將領,派出特使到倭國山口縣,簽訂《馬關條約》。
禮部寫好聖旨,呈隆慶皇帝過目後,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松江。
派往倭國簽訂條約的特使不是旁人,正是首先策劃這場戰役的翰林掌院晏珣!
作為翰林掌院,東宮左春坊左庶子,晏珣也有資格做這個特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聖旨一定,朝中文武官員都敬佩地看著晏鶴年。
回想當初晏閣老入閣三把火,每一把火都燒得紅紅火火,原來是劍指倭國!
晏家父子一定跟倭國有深仇大恨!
但話又說回來,華夏之人痛恨倭國是正常的。
就連播州土司、建州女真,都同仇敵愾!
晏鶴年笑得鬍子一抖一抖,跟張居正分享喜悅:“此次大捷可以震懾北方的狼,給我們省了不少事。戰事能這麼順利,全賴陛下的多年佈局。”
張居正點頭:“陛下籌謀之深,著實令人驚歎。但陛下能有如此決心,也是你們父子之功。”
明君和名臣,是相互成全的。
“我不敢居功。”晏鶴年正色道,“這一場戰爭,是胡總督以及諸位將士的功勞,也是後方提供軍需的諸位同僚的功勞。”
張居正感慨:“胡宗憲啊!”
胡宗憲因此一戰,成全了畢生理想和一世英名。
想想嘉靖末年的刀光劍影,胡宗憲這把鋼刀都差點被折斷,實在讓人感慨世事難料。
“文瑄這下如願以償。”張居正又笑著打趣,“他以前不是常說要打上倭國本土,活捉天皇和大將軍?”
……晏珣的原話是“活捉織田市”,但一個定了親的人,不適合再口花花。
晏鶴年笑容滿面:“我可以想到他有多興奮。”
不枉他幫小珣爭取特使一職!
這種現成的大餅,不知道多少人想搶。最終落在晏珣頭上,純屬“天意”。
他們一邊說著,一邊上轎子,同去高首輔的府邸……好不容易直入京都,下一步該怎麼安排?
是讓倭國做大明的藩屬國,還是像有些人說的,把倭國變成一個省?
高拱正在等晏鶴年和張居正。
三位閣老平日意見不同,擼起袖子吵得面紅耳赤也是常事。
唯有對付倭奴,能讓他們和和氣氣地商量,甚至可以說心有靈犀。
喜歡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