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很大。
就說正試那天,他一早醒來,發現舅舅守在他的床邊。
原來他們住的屋子有臭蟲,舅舅舉著蠟燭幫他驅趕,一夜沒睡。
他若是不中,怎麼對得起家人?
老夏是個爽朗的船伕,跟晏鶴年掰了小半天的親戚關係,還是扯不清楚……最後說,“反正我喊你晏叔就好!”
他拍了拍外甥的肩膀:“沒事!行就行,不行明年舅舅再陪你來!”
又對晏珣說:“晏老弟,你帶阿澤出去玩一玩,年輕人整日讀書可不行!我年輕的時候,搖著槳高聲唱曲,岸上就有小妹妹應和。”
晏珣:“……”
我也不知道該不該信,就覺得你們這些老哥哥都很有故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在這裡緊張期待結果,學宮裡,朱衡也跟幕僚師爺、官學教諭等嚴肅地看考卷。
院試巡考是一件辛苦的活,有些學政自己不看考卷,都是讓幕僚評判,最後親自定案首和五經魁,就算盡職了。
但朱衡還是很勤勉的,他將考卷分發,和幕僚、下屬一起判卷。
每一份卷子,都有幾個人評判,覺得優秀的畫一個圈,覺得尚可的畫一個點,不行的打一個叉。
也就是俗稱的“可圈可點”。
有時候,考生買不通主考官,就會從師爺下手。
混得好的師爺,日子過得可滋潤……紹興師爺就很出名,一些家族代代從事幕僚的職業。
通常院試的錄取和排名都由學政說了算。朱衡做事謹慎,還參考其他人的意見。
……話說大家熟悉的《范進中舉》中的范進,考秀才時就是案首。
當時學政周進第一遍看范進的文章,覺得寫的什麼鬼,難怪一直不進學。但可憐范進年紀大,決定再看一遍,如果有一點可取之處,就錄取他。
結果越看越喜歡,就取了范進為第一名。
現在,朱學政取了晏珣為第一名。
幕僚屬官們拍馬屁:“晏珣出身普通,大人定其為案首,是公正取士、為朝廷選拔良才!”
朱衡淡淡地說:“只求不負聖上所託。”
他這麼說,眾人又是一頓頌揚,官大一級壓死人,朱衡比他們大不知道多少級呢。
定下案首,就要定五經魁。
案首通常預設是那一科的經魁,所以《禮記》不用選了,只剩下四經。
“《詩經》一科考的人最多,這個江都曾慶斌,少年有才名,又家學淵源,可為《詩》經魁。”
朱學政看看曾慶斌的文章,想一想江都曾氏,點了點頭。
“《易經》一科,這個晏鶴年不錯。從文章來看,他對《易》研究最深,見微知著、治學嚴謹。”一個治《易》的教諭說。
朱學政皺了皺眉,晏鶴年的文章確實出乎意料的好,就是年紀大了些。
他向來認為,朝廷取士該傾向於年輕人,取一些年紀大的,容易消極怠工。
何況,此人還是晏珣的父親。
父子二人都是經魁,會不會讓人說他取士不公?
喜歡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我把神棍老爹捲成首輔【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