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官道 作者:絕對601

千多元,雖然不算多,但給人的感覺是什麼都不用做,乾等著拿錢。一家三口的,就是四五千塊,比城裡吃低保的家庭收入還要高。

黃海市市長孫有望來到了北京,和他一起上京的除了市裡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尚有範各莊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幹部,張強軍主任和韓冬梅副主任都跟了來。

唐逸在紐約大酒店明月軒菊花廳,請孫有望等黃海乾部。除了孫有望,尚有四名黃海乾部和唐逸歡聚菊花廳。農辦主任董玉萍,市長助理市發改委主任於亮,強軍和韓冬梅。

其實跟孫有望來北彙報工作的幹部,張強軍和韓冬梅級別最低。但他倆是農經區主管,唐逸點名邀請了他們。

金碧輝煌的大廳,令人垂涎欲滴的菜餚。很多菜,就是孫有望也叫不上名字。至於佛跳牆等名菜,孫有望倒是吃過,但那些不過是幾百塊錢的贗品。紐約大酒店這種要提前幾天預定烹製的原汁原味的正宗名菜,還是第一次品嚐。

孫有望笑呵呵道:“又要唐主任破財了。這餐飯,我就是想請客都請不起啊!”

唐逸微笑道:“應該的!你們辛苦了大半年,應該犒勞一下。”

佛跳牆湯汁呈半透明狀,香氣撲鼻。魚翅燕窩整齊化一,令人食指大動。韓冬梅好奇地用湯舀了一口湯汁,在嘴裡細細吧嗒品嚐滋味。聽說佛跳牆有一湯十種說,每一口合盅裡不同的食料,都能品嚐出不同的滋味。

湯汁鮮美,回味無窮。韓冬梅輕輕嘆口氣,要是愛人能吃到就好了。

唐逸卻是笑呵呵和孫有望談起黃海的工作。看來於方舟和孫有望就算有矛盾,也在可協調的範圍內。經濟上的工作,於方舟是放手要孫有望一把抓的。聽孫有談到工作時時不時就提到於方舟的正確領導就知道,兩人合作的還算不錯。

當然,唐逸也知道。以孫有望的嗅覺,自不難知道江南是唐系的大本營。而從孫有望角度來看,來自江南的於方舟是根正苗紅的唐派。他不論比資歷比親疏可能都覺得差於方舟一些,就算有不滿,也不會在自己面表露。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農經區。孫有望談到,範各莊臨近的幾個鎮的村民要求搞農莊的呼聲來越高,市也準備挑選一到兩個鎮合併進農經區,並且將農經區升格為正處級開發區,爭取在兩到三年內將農莊改革推廣到整個台州市。當然,這也得到發改委農業部等中央部委的批准。

唐逸笑了笑。雖然覺得步子有些慢,如果是自己,怕是現在就會開始準備在臺州市進行推廣。不過孫有望穩一穩是對的,唐逸自不會再對黃海政務指手畫腳。

孫有望又笑道:“就一點不好,聽農經區的同志講,村民們要求進農莊工作的越來越多,這個矛盾不好解決啊!”

想想也是,機械化程度很高的大農莊,顛覆了以往村民對農活的認知,覺一天到晚也沒幹啥就能拿高的工資,自然都躍躍欲試。其實大農莊很多工作,還是很累的。

第十六章 改革和分拆

寬敞明亮的小會議室,發改委地區經濟司、農業經濟司發司、西部開發司、就業分配司等五司局的相關負責幹部、相關專家正在熱烈的討論範各莊大農莊改革的經驗。

會議由發改委副主任唐逸主持,在範各莊農業改革初步收到成效後,地方上要求學習範各莊經驗、進行農莊改革的聲音也多了起來,其中東北幾個縣市呼聲最高,尤其是遼東省安東市,十幾萬字的評估計劃書作的洋洋灑灑,甚至委裡的孫主任都打電話,要唐逸認真考慮下安東的改革建議。

在這樣一種氛圍下,唐逸召集相關司局的負責同志及專家,對農業集體化改革進行討論。

正發言的那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是農經司農業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同時也是共和國農業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教授發言很樂觀,認為在國家全面免除農業稅的後農業稅時期,集體化農業改革是解決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的不錯的嘗試,從範各莊的經驗來看,只要認真解決好勞動分配、管理監督、科技人才引進等幾方面的問題,集體化農業是完全可以取得較大發展的。

而農經司農業處高處長則談到,剛剛人大常委會透過決議,決定從二零零五年一月一日開始廢止從五十年代開始實行的農業稅條例,此舉雖然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同樣會引發新的問題,例如免徵農業稅後,農業稅佔財政收入比重較大地地區,在總體財力中,上級補助收入佔的比重不斷上升,將會從“吃飯財政”淪為名副其實的“要飯財政”。

高處長舉了西北某貧困縣的例子,該縣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