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太上洞玄靈寶觀妙經
【正文】
夫欲觀妙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絕。
月君譯:修道者,想觀心成道,需要去除不良習性,極端、以及固執的思想,外求的事情都杜絕起來,內找原因,內尋清靜、自由。而不是向外找
然後澄靜其心,所思次束次滅。
月君譯:靜心,靜下來,雜亂的心自然純淨。靜心久了,久而久之,雜念自生自滅。
習之既久,其心漸閒。
月君譯:學習靜心久了,其心性慢慢就好靜,養成松閒的心態了。
唯滅動心,不滅靜心;但凝空心,不凝有心。
月君譯:不強求滅掉有雜念之心,不強求才能靜心,只守空靜,虛無之心。不凝、不守有雜念之心,也不求什麼。雜念才能自生自滅。有雜念之心者,就要覺察反思了,慢慢迴歸空靜的心態。
靜心之上,豁然無覆;靜心之下,寂然無載。
月君譯:靜心之上,心大者,念頭通達,包容天地,心無執著。
靜心之下,心清靜無約束,無拘無束。
上限和下限,全頻也,道也。高頻之中包容天地,處於低頻事物之中,也能清靜也。
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諠,其志唯一。
月君譯:無論有事還是沒有事,內心常保持清淨的心,任何時候都投射平靜的心,這是唯一的本質,意識的根本。
若束心太急,又卻成疾,發乎狂痴,是其候也。
月君譯:若心太急於求靜。則亂真假,則成執念,
心若不動,又須放任,恆自調適,勿令結滯。
月君譯:心不活動,又放任不管,放縱自己的低落心態以及自殘行為,需要觀其心,順其自然,跟隨動靜的心,想體驗就體驗,去適當體驗,否則心神不寧,需要動靜平衡。
處諠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靜也。
月君譯:行為處事過程中,無煩惱,無惡意對人,才是真的靜下來了。
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鑑乎。
月君:行為處事無煩惱的話,多次檢測自己的心是否還動亂,自然知道是否靜還是不靜了。
靜久神凝,天光自發。勿舉急求,致以乖自然。
月君:靜心久了,心神自然凝聚。神光則自發,可見天界之光景,但是不執著,順其自然,繼續靜心。
於靜境中見無所取;若有所取,則偽亂真。
月君:靜中看到各種天界的景象,皆不參與,不動念,不控制,否則真假被念頭搗亂,就入了幻相之中。
久而行之,自然得道。
月君譯:久而久之如此這般靜心觀察,不著相。幻相自皆破,看見幻相的本質也,即見道也,證道也。
夫得道者,心有五時,身有七候。
月君譯:求道者之路,心有五個階段的心性,身有七種狀態。
一時,心動多靜少;
二時,心動靜相半;
月君譯:
第一階段心態:心動亂多,雜念多,靜的少。
第二階段心態,有動也有靜,都是一半狀態交替。
三時,心靜多動少;
四時,心無事則靜,有事還動;
月君譯:
第三階段心態:心多數處於清淨狀態了,動亂的心,雜念很少了。
第四階段心態:心沒有事的時候,很清靜,有事的時候順動而行,順其自然去體驗即可。內心保持平靜的心對待即可。
五時,心常與道冥,觸亦不動。
月君譯:
第五階段:心長時間都沒有任何雜念了,清淨無為,與道相合,有事無事也亂不了心。都能保持平靜的心態,為純淨的心,可合道也。
七候身體狀態
七候:一者,心得真定,不雜囂塵;
月君譯:心定,心清淨,無煩惱。無雜念。
二者,宿疾蠲消,身心清爽;
月君譯:身體去病,身心都舒服,安逸,無病無痛。
三者,填補虧損,覆命還年;
月君譯:身體健康,精氣神足,無虛弱。
四者,延齡度世,名曰仙人;
月君譯:身體長壽,可健康,可無病長壽。
五者,煉形為氣,名曰真人;
月君譯:練肉體能量,健康無病長壽,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