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戶,養大孩子。
當下就將她這雞湯喝得飽飽的。
柏芸大聲應道:“東家放心,我定打理得妥妥當當的,與謝姑娘一起。”
謝婉韻也高興地應了句,就是回頭再看著賬本,又蔫了。
這還要做多少事兒哦!
柏芸雖從前沒怎麼打理過這些雜事,但她到底是同知夫人,也是曉得這些庶務的
。
譬如山上種藥材時,是不是可以種些果木,一來能得果子,不但自己能吃,還能送人,甚至能製成果脯售賣。
二來木材還能賣了換錢。
後面再在李玉珠的建議下,既是能引水上山澆灌,是不是可以挖個池塘?
又能養魚,又能灌溉,還能種些蓮花,不管是賞景還是蓮藕等物,都是不錯的。
弄到後面,乾脆就想著節儉些建個避暑小別莊,就省了在山下建房子了,這樣還不用再花一筆錢買地。
更何況這山也足夠長足夠大,的確也很適合。
於是,這圖紙又是一番更改。
而挖了池塘,蓋別莊,少不得再養些雞鴨等副產品。
姜映梨看著那建議很是滿意,大手一揮就準了,少了錢再來尋她。
就是謝婉韻看著同事這般卷,加大了工作量後,頭髮掉得愈發多了,眼下也愈發青黑了。
柏芸倒是很高興,因為她覺得自己派上用場了。
她總想著能報答姜映梨的恩情,自是做任何事情都賣力。
姜映梨望了眼家裡跟在沈桑榆身後的衡哥兒,託著腮幫子,她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怎樣可以弄到一批質量高的藥農。
先前她是想透過那位幽州來的嚴善來達成的,沒成想陳家出事,跟嚴善的路子自是就斷了。
而這種經驗豐富的藥農也是流不到人口市場上的,特別是建朝時,朝廷一般是禁止買賣工匠的,藥農亦是歸結於內的。
說到這,姜映梨還是從寧老太太嘴
裡知道完整的買人手續。
寧老太太特地從很久遠講起,“前朝令郡縣以察舉二科,舉孝舉廉,任命子吏。而且,各地郡州以州牧太守為首,但其下世家根枝葉茂,亦是能豢養私兵部曲,甚至因著察舉制,往往州牧太守亦是受世家所限,亦或是受恩成其部下。”
聞言,姜映梨忍不住脫口而出:“這不就是九品中下制,諸侯令國嗎?而且,士族壯大,察舉官吏,成其爪牙,最後不就是流水的皇朝,鐵打計程車族嗎?”
她雖對歷史不大熟悉,但關於科考和九品制度的交替那段時間還是知曉的。
她先前只知科考,兼之又出身寒門,不曾與世家就深聊,竟是不曉得自己穿越的竟是才開始改革後的敏感時期。
等到說完後,她驀地住口,對上了寧老太太意味深長的目光。
寧老太太頷首:“沒錯。往前數朝,的確不少世家是延綿數百年的,就是當朝東宮太后所在的秋家,就是世代清流的書香門第。”
說到這,她嗤笑了一聲,“什麼見鬼的書香門第,不過就是個遇事龜縮,沒事便探頭搶果的王八。”
姜映梨眨了眨眼。
寧老太太轉向姜映梨,眯眼道,“倒是沒想到你竟從簡單幾句話能判斷出這般形勢……”
姜映梨嘿嘿笑了笑,岔開話題,感慨:“廢除察舉制,令寒門子弟得以科考晉升,這恐怕不容易吧!開國元帝當真是雷厲風行,高瞻遠矚。
”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