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一共就那麼多,這麼多孩子一人猜一個,肯定有能猜中的。阿桔低頭琢磨起來,之前的燈謎都是參考鳥獸外貌,最後這個突然變了,可就難了。趙沉終於笑了,胸有成竹地站在妻子身後。孩子們七嘴八舌,連瞎了眼睛的兔子都說出來了,把老師傅逗得笑個不停,可惜誰也沒有猜對,連那些父母都沒有頭緒。猜燈謎只是今晚一個小小的樂趣,一直猜不中,大人們也沒了耐性在這裡站著,開始用各種理由騙孩子們走了。老師傅並不在意,坐在凳子上,低頭制新的燈籠。沒了孩子們,攤子前迅速冷清下來,除了幾個自己出來玩的孩子,只剩阿桔趙沉,還有另一對夫妻。起初他們站在人群外面,人少了才到了攤子前,阿桔不經意朝那邊瞥了一眼,目光卻頓住了。其中高大偏瘦的男子似乎與郭子敬一般年紀,面容俊朗卻蒼白,彷彿身體有恙,但他嘴角是上揚的,安靜恬淡,無端端讓人心平氣和。而他身邊一身月白長裙的女子雖不是十分美豔,卻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她幾眼。女子一隻手虛扶著肚子,阿桔垂眸看去,發現她肚子那裡微微鼓了出來,應該是有孕了。&ldo;看什麼呢?&rdo;趙沉低聲問。阿桔搖搖頭,目光回到燈籠上,有些失望地問:&ldo;你猜出來是什麼了嗎?&rdo;趙沉不答反問:&ldo;想要這盞最好看的燈籠嗎?&rdo;他嘴角噙著笑,顯然已知道謎底,阿桔心中一喜。兩人都盼著孩子呢,這盞只送孩子的燈籠便別有意義,她當然想要了,哪怕只是個普通的燈籠,她也會喜歡的。趙沉摸摸她腦袋,牽著她上前,旁邊的男人幾乎與他同時開口:&ldo;老伯,這個燈謎我們可否猜?&rdo;趙沉詫異地看了過去,偏瘦男子朝他輕輕頷首,並未有任何不滿。老師傅掃了兩對兒夫妻一眼,認出他們都在這邊站了不久,點了點頭,&ldo;既然你們喜歡,猜猜好了。&rdo;說完拿出兩張紅紙,讓兩人寫在上面,以示公平。趙沉跟偏瘦男人分別拿了一張,俯身寫字。阿桔有點尷尬,畢竟這是小孩子玩意。她悄悄看向離她幾步遠的女子,正好那人朝她看了過來,目光相對,都看出了彼此眼裡的無奈,還有那種被丈夫疼愛的甜蜜。男人們很快寫完了,老師傅看了看,笑道:&ldo;都猜對了,正是狐狸,可惜我只有一盞燈籠,你們商量商量給誰吧。&rdo;說完彎下腰,從木架下面拿了一盞燈籠上來,還沒擺好,還守在這裡的幾個孩子便齊齊發出一聲驚叫。阿桔也被吸引了,痴痴地看著那燈籠。那是一盞由三隻紅狐狸繞成的彩燈,兩大一小,小的在中間,兩隻大的一隻在撥弄小狐狸的頭,尖尖的嘴探進了小狐狸頭頂的毛髮裡,另一隻則湊在小狐狸耳邊,好像在叮囑它什麼。微風吹來,三隻狐狸轉了起來,栩栩如生。阿桔很喜歡這盞燈籠,但是在趙沉準備過去跟男人商量時,她還是拉住了他,小聲道:&ldo;咱們走吧,再去別處逛逛。&rdo;人家已經懷了孩子,這盞燈籠對她的意義更大。她聲音雖小,架不住這裡安靜,周圍幾人都聽清楚了。女子驚訝地看著阿桔,見阿桔溫柔地看向她腹部,她笑著道謝。阿桔回以一笑,然後便牽著趙沉走了,走出很遠一段距離,她才回頭望去,面露不捨。妻子心善,趙沉越發疼惜,低頭親了親她額頭,捧著她手道:&ldo;沒事,只要他一直在這裡賣燈籠,明年後年大後年,咱們年年都來,帶著咱們的孩子一起來猜。我這麼聰明,咱們的孩子肯定也聰明,到時候把所有燈籠都贏回去。&rdo;阿桔被他逗笑了,仰頭看他:&ldo;每人只能猜一次,二十盞燈籠,難道你要生二十個?&rdo;趙沉又親了她一口,&ldo;只要你願意,二十個我也養得起。&rdo;阿桔打了他一下,她又不是母豬,怎麼可能生那麼多?夫妻倆笑著繼續往前。他們身後,另一對夫妻原地站了片刻,等趙沉二人的身影被行人遮掩再也看不見,女子柔柔一笑,看看手中的燈籠,對丈夫道:&ldo;天色不早,咱們也回府吧?&rdo;男人點點頭,扶著妻子走到巷子口,那裡早有馬車等候。作者有話要說:出門不遇到貴人怎麼能算得上男女主呢?☆、唐文帝要去木蘭圍場,來回路上加上在圍場逗留的時間,二月初出發,大概四月底才回來。也就是說,趙沉這次離家,一去就是三個月。兩人成親也才三個多月而已。趙沉其實年前就得到了動身的確切日期,怕說出來阿桔一個年都過得不安穩,便一直沒有告訴她,差三天就出發時才小心翼翼交了底。&ldo;這麼快?不是說三月去嗎?&rdo;阿桔當時正在泡腳,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呆住了,扭頭看他。對妻子面不改色撒過那麼多次謊,這次趙沉卻有點不敢看她,偏又怕她落淚,只好硬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