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諸位所言,狗屁不通(1 / 2)

“請講。”

李倓表現得很禮貌、客氣,甚至還帶著一絲好奇。

“下官覺得,並非是造謠大王造反,而是民間多有傳言。”

“傳言什麼?”

“傳言大王有反叛之心,當然,現在看來這些是無稽之談。”

元載在李倓耳邊說道:“潤州刺史李重然。”

“可是這個傳言,是諸州皆在傳,法不責眾,大王難道要遷罪於所有說過類似話的人嗎?”

“本王尚未說,你又怎知本王要說什麼?”

“大王扣押了蕭恆、顧常晉、朱景然和陸雲這四人,現在諸州皆已知曉,因何事而扣押,諸州也已知曉,正是因為此事,諸州已是人心惶惶,如下官方才所言,此乃民間傳言,大王扣押他四人,民間百姓在想著,自己也說了,會不會被大王扣押呢?”

李重然的話,簡單明瞭,不可謂不犀利。

甚至連李倓話未說完,他就站出來說了。

這更給他的話,增加了幾分重量。

大有一副老夫大局在握的氣魄。

李倓淡淡說道:“閣下請繼續。”

“下官說完了。”

“那閣下認為,本王該如何處理?”

“大王該放人,這樣民間就會認為大王是賢王,不會再有恐慌。”

“可本王何時是賢王了?”

“大王難道不想做賢王?”

“不想。”

“那大王要做一個無德之人嗎?”

“本王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還需要閣下來評判嗎?”

李重然卻是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地繼續說道:“大王身為揚州大都督,難道不應該以德示人嗎?”

“那何為德呢?”

“德者心懷天下也。”李重然說道,“百姓恐慌,大王卻要為了自己的私名,而亂殺無辜,這種行為是無德。”

一邊的顧懷恩、陸長明和朱振言坐定不言,心中卻已經有了計較。

昨晚他們相互之間是有拜訪的。

李重然所說,自然是在場不少官員的心聲。

眼下建寧郡王在揚州已經殺了不少人,又大肆開荒,還擅自降低紙張價格,又開設了學院,這些都是觸犯上層利益的行為。

要知道,反對建寧郡王的,可不只是顧陸朱三家。

議事廳內一片死寂,眾人皆是坐定沉默,面色肅然,也不知他們在想什麼。

“既然閣下說到了德,那何為德,寡人既然倒是願意與閣下好好探討一番。”

李重然不急不緩地說道:“《尚書·盤庚上》所言,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

這裡是德是指仁政、善行。

“大王如今因眾人不知真相而有傳言,就一怒抓人,此非德也。”

“那寡人放了他們,就是德?”

“大王若放了他們,百姓則心安,使百姓心安,乃是善行,此為德!”

一邊的元載心中嘀咕著,這李重然倒是能說會道,他正準備說兩句,卻聽李倓說道:“寡人倒是與閣下有不一樣的理解。”

“請大王賜教。”

李倓慨然說道:“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李唐以道家思想治國,這不是什麼秘密。

李倓所說的這句話,就是道家思想,出自《素書》。

傳聞《素書》是黃石公所作,後來傳給漢初的張良。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要順應自然安排,使眾生欲求得到滿足,這才是德。

至於李重然說的《尚書》,那自然是儒家的理念。

儒家認為德是仁政,這也沒錯。

只不過,人有一張嘴。

“大王此言差矣,若是滿足每一個人的慾望,這天下將會大亂。”

又一個官員站了出來,顯然是有備而來。

劉晏掃視一轉,其他人那更是蠢蠢欲動。

看來這些人此番前來,是準備與大王論道了。

這揚州大都督可不好當,下面的刺史、縣令並非草包。

一個個牙尖嘴利。

若是大王此番論道落了下風,只靠殺人來鎮住場面,即便平穩了局面,也是一時的。

要服眾,手中還得有大義。

有了大義,才有了人心。

“大王,德才仁政也,與欲求何干。”一個體型枯瘦的官員站出來,雖然容貌羸弱,但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