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狼子野心,真的願意結盟而不是吞噬南詔嗎?”
“但唐人辱我婦人,貪婪無度!”閣羅鳳語氣有些怒意。
他指的是當年雲南太守張虔陀的惡行。
南詔與大唐的關係很不錯,南詔之所以能統一其他各部,是李隆基一手推動的。
其實李隆基也不想推動南詔的統一,奈何吐蕃將戰線推到西南,劍南道又是大唐的賦稅重地,與關中有秦嶺之隔。
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李隆基不得不在西南扶持一個相對強勢的政權出來制衡吐蕃。
實際上這一步並沒有錯,南詔對大唐的認可是深入骨髓的。
即便現在閣羅鳳反了,和吐蕃人廝混在一起,但他在死之前,還是對大臣們說,我死後一定要歸唐。
甚至還立了碑,提醒後人,一定要歸唐,因為南詔和大唐一起混,無論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會更好。
奈何李隆基也無法控制邊疆大吏們驕橫狂躁。
崔寧說道:“張虔陀已經死了,大唐兩次兵敗,大王與大唐的舊怨,為何不一筆勾銷呢?”
“一筆勾銷不是我說得算的。”閣羅鳳道,“我現在答應你歸唐,吐蕃人就會認為我背信棄義,若唐人又轉身攻打我們,我們豈不是自身難保?”
“大王英明,深謀遠慮。”崔寧說道,“我能理解大王的難處,我不是來要求大王結盟的。”
“那你來此作甚?”
“希望雙方能重開互市。”
“互市嗎?”
“絲綢、鹽、紙,我們準備得很充足。”
“恐怕不……”
“絲綢一百文一匹,精鹽三十文一斤,一冊紙三十文。”
“當真?”
“千真萬確,可立下契約。”
“契約就不必了,喝酒!”
“喝酒!”
崔寧,出身博陵崔氏,從小痴迷縱橫術,跟隨鮮于仲通入蜀。
:()我在大唐躺平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