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練兵。經過靶場,翻過一個山坡,就是樊世榮所住的楓橋山莊了,這裡依山傍水,空氣清新,山莊後面還有一個天然的溫泉池,很適合療養身心。無論是清晨還是huáng昏,深藏在密密山林中的山莊都籠罩著薄霧,總有小鳥輕盈地在霧中掠過,留下一串清脆的鳥鳴,仿如仙境。難怪樊世榮一住就是三年不走。連波打量四周,他所處的客廳比聿市大院的那個宅子更為寬敞,進門的左側就是整面的落地長窗,輕盈的白色紗簾在風中微微拂動。沙發對面有個紅木擱架,放的多是各類文選及軍事書籍,中間擺著一尊白色的偉人雕塑,屋子裡的氣氛一下就肅穆起來。再看牆上,也都掛著周總理和一些名將的肖像,跟聿市大院的宅子裡一模一樣,如果不是茶几上擺著的一瓶鮮花,很讓人誤會時空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連波盯著那花,心想應該是珍姨cha的吧。正想著,珍姨捧著一盤糕點從廚房裡出來了,笑吟吟地擱到茶几上,她習慣xg地用白圍裙擦著手說:&ldo;別站著啊,都趕了一天的車,不累啊?快過來吃棗糕,以前你特愛吃了,剛做的,又軟又香。&rdo;三年不見,珍姨好像更年輕了,可能跟長住山莊有關,作為樊世榮的貼身保姆,也跟著療養了三年。而事實是,珍姨現在已不單單是保姆,她在半年前和樊世榮領了證,成為樊世榮的第四任妻子。陸蓁去世後,樊世榮曾表過態不再續絃,但現實由不得他,珍姨到底是女人,跟他同吃同住,長年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難免讓人不往壞處想,最後索xg以夫妻之名生活在一起。這還是常惠茹提議的,說人老了總要有個伴,阿珍雖說沒文化,可畢竟伺候了樊世榮這麼多年,知根知底,形如一家人,還不如把婚結了名正言順地在一起,免得被人嚼舌根。樊世榮開始還不同意,說他發誓不再續絃的,他命裡克妻,不想再作孽。偏巧那陣子他大病,阿珍不分晝夜地伺候在chuáng邊,端屎端尿,給他擦身子,給他熬湯煲粥,他縱然是鐵石心腸也被感動,而且他現在的身體越來越不好,如果他撒手走了,阿珍必定無依無靠,給她一個名分,日後她也好安度晚年。事qg就這麼定了下來,但樊世榮沒有舉行婚禮,很低調地在山莊擺了桌酒席,蔻振洲夫婦作證婚人,他和阿珍就這麼成了夫妻。婚後的生活跟婚前沒有任何區別,阿珍依然盡心盡力地照顧者樊世榮的飲食起居,她樸實慣了,縱然成為首長夫人也沒有覺得她的生活該有什麼改變,因為兩個人在一起這麼多年,在感qg上早就是一家人了。她還是整日系著圍裙在廚房裡忙活,盯著樊世榮準時吃藥,不准他抽菸,不准他晚睡,每天早上還會陪他到院子裡散散步什麼的。 這樣的生活,阿珍覺得很滿足。唯一不適應的是,每次樊世榮的部下過來探望,見著阿珍就敬禮,報告前報告後的,讓阿珍戰兢不已。當慣了老百姓,突然成了首長夫人,阿珍覺得很不自在,誠惶誠恐。&ldo;珍姨,首長還要多久回來?&rdo;連波眉頭緊蹙地在沙發上坐下,隨意地拿起一塊棗糕,聞著就覺得香,吃起來更是甜軟無比。阿珍在連波對面的沙發坐下,彷彿閒不著,隨手就拿起一件毛衣織起來:&ldo;甭急,會回來的,今兒幾個老戰友過來,你爸帶著他們去靶場了。你爸呀,幾天不摸槍就不舒坦,去靶場比去醫院還勤,huáng醫生打了幾個電話來要他過去複檢,他就是置之不理。你也別急著走,你爸已經叮囑我了,要留你下來住……&rdo;&ldo;不,珍姨,我還有事呢。&rdo;連波一聽這話就急了。&ldo;能有什麼事啊?難得來一趟,多住幾天走。&rdo;阿珍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慈愛地看著連波說,&ldo;你該知道的,你爸老了,身邊除了我沒有別的親人,桐桐……一次也沒來過,你來了,就多陪陪他幾天吧。&rdo;說著放下毛衣,深深地嘆口氣,&ldo;人老了,總是希望兒女都在身邊,你爸已經到了這歲數,多體諒下他吧,將來你們也到他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會跟他一樣日日夜夜盼著孩子過來看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