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1 / 2)

小說:思無邪 作者:安意如

大風凜冽的深夜自笙歌不歇的場所逃離,冷風逼面而來,心中感念的正是:天黑了,我還不能按時回家,應酬繁多,喝到胃潰瘍,真是身不由己啊!但是要我們碌碌無為,看別人有車有房,怎麼甘心?現時亦有農夫,仍需日日勞作田土之間,早早衰老,盡力維持一家人生活。縱然不用再供養君王官家,生活仍以毫不留情的姿態出現,逼視人面。《式微》有一種薄弱的未被剪絕的美,似在黃昏時望見的天際最後一縷霞光,遠處小屋透出的一點橘黃燈光,遙遠難求,卻未至絕望。《詩序》裡寫它是黎國臣工對黎侯的勸諫,黎侯失國而寄寓於衛,黎國的臣子勸諫其君上:&ldo;國勢衰微的像這昏沉的暮色,我們還是回國去吧,若不是因為國君之故,我們何苦在此地受ru呢?&rdo;這種&ldo;臣諫於上&rdo;的說法,明顯牽強,與詩的本意不符,是讀書人習慣性的強姦詩意,寄託臆斷。如果以這種方法來讀《詩經》,等同是給自己背上一籮筐的石頭登山。不過,這種解釋的可取之處在於它的比喻,將國勢比之暮色,灰心頹敗之感立刻生動鮮明,直至今日,我們說什麼形勢潮流走下坡路時,都會用到&ldo;式微&rdo;一詞。文字的美和存在的力量,其實在於它傳達一種真理和堅定,因此獲得衝破時間空間禁制的力量。不同時代的人,一樣會在夕陽西下,有所思憶的時候,不自覺的吟出:&ldo;式微,式微,胡不歸?&rdo;我想起王維,他曾經在暮遊郊野的時候,吟出:&ldo;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rdo;王維這個天生的完美理想主義者,他以他天性中的沖淡清和,舉重若輕地拂去了《式微》上的汗水和泥土,讓憤懣變成寧靜。他的眼睛看見的,是一副悠然自足的田園風光,展現在他詩中的,有人間煙火,而無人間疾苦。平常郊野,尋常村落,在他的描摹下,儼然是桃源勝景。王維不是刻意要去美化什麼,這實在是天性所致,溫暖閒逸是他所最能迅速感知的。一樣的田園,如果站在那裡看的人是杜甫,他吟出的詩必定是另一番景象。江浙的小鎮,文化氣韻濃厚,方言裡就有&ldo;式微&rdo;一語,在天黑時走在古街小巷,聽得一聲&ldo;式微,回家吃飯咯!&rdo;回首之間,看見有人倚門而立,明知喚的不是自己,也有絲絲暖意湧上來,瞬間有回家的衝動。守候千載不變。式微,待歸。心中那份柔軟牽念柔軟綻放,未因時間的迭轉而凋謝,是心海深處波平浪穩的薔薇島嶼。只是,當時光演進了千百年之後,我們再吟唱時,就沒有那麼重的壓抑無奈之感了。婉婉的歌調,拖延出的更多是倚門而立的溫柔守候。人生長行寂寥,賞心悅目卻少。有人終其一生也只是為等待一個人,一聲喚。若在天黑欲轉歸程時,得你一聲喚,喚我回家食飯。那麼,無論這雙腳是行在露水中,還是泥水中,如何的滿心疲累都可以卸下,對你展顏一笑了。※版本出處:新浪讀書頻道※上一頁回目錄下一頁&ldo;易水西風&rdo;e書作品-15-更多精彩e書請訪問&ldo;52ebook&rdo;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2:38:55 a《思無邪》 20071式微,待歸‐‐式微,式微,胡不歸?(&rr;)上頁,(→)下頁,(del)目錄※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屬於原作者,請勿用於商業傳播。思無邪作者:安意如一出有預謀的亂倫悲劇‐‐新臺有泚,河水瀰瀰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鄴風&iddot;新臺》周滅商以後,作為功臣之一的,大名鼎鼎的釣魚不用彎鉤不用餌的姜尚先生就被分封到現今的齊魯大地上,做了齊國的開國君王,異姓顯貴。說起姜子牙,我這好色女不免想起藍天野老先生在電視劇《封神演義》裡的扮相,那真是仙風道骨,這次第,怎一個瀟字了得哇!不免心猿意馬的想,如果歷史上的姜尚也像藍老先生那樣到了八十歲還那麼有舉止如仙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後來數百年內齊國出盡美女,引得諸國公子王孫趨之若騖,紛紛憐芳糙,步步逐羅裙,逐到最後成了周朝諸侯聯姻的成例‐‐當時的上流社會男子,無不以迎娶齊國姜姓女子為人生樂事。雖然陳國的人看不太過眼,喊出了&ldo;豈其娶妻,必齊之姜?&rdo;的口號,但那小小的基於酸葡萄心理發出的反對聲音,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