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
東方穎出了一會兒神,順著一條北去的小河策馬行至山坡西麓,可見一座寫著“棲霞禪寺”的石牌坊,裡面場地開闊,綠草茵茵,碧波瑩瑩,幾座殿閣在叢林間若隱若現。
東方穎策馬直入山門,門口並無知客僧身影,通往寺院的道路坑坑窪窪,雜草叢生,香客稀疏,寥寥無幾,大有破落衰敗之象。
緩緩穿過一片長滿青草的空地,左手邊是一泓滿月形的清池,水面清凌,倒映天光樹影,宛如一面明鏡,給這靜寂的古老禪院平添了幾分靈動的生氣。
見前面左右兩邊各有一座樓閣,左邊懸鐘,右邊架鼓,很明顯是寺廟的鐘鼓樓,再進去就應該是棲霞古寺的正殿了。
東方穎看到鼓樓下方有一老僧拿著掃把在打掃地面,當即翻身下馬,將白馬韁繩隨手系在湖邊銀杏樹腰,紅馬和黑馬也分別綁在旁邊。
然後走向那位老僧,合十行禮說道:
“大師見禮了,小女子求見貴寺住持法義上人,麻煩通稟一聲可好?”
那名掃地老僧抬頭看了東方穎一眼,渾濁的眼睛微微一亮,抱著竹掃把合十問道:
“不知這位小施主如何稱呼?從何而來?老僧也好向方丈法師言明。”
東方穎微笑道:
“大師就說,是以柔師太座下弟子,前來拜會,住持方丈自然明白。”
掃地老僧輕輕頷首,說了聲:
“小施主請稍待。”
便放好掃帚,轉身走向後方一座大殿,東方穎駐足在鼓樓的屋簷下,觀望那座正中的大殿。
只見殿外的香爐冷清,並無煙火之氣,大殿牆體傾頹,屋瓦破漏,顯得搖搖欲墜;殿額一塊黑漆牌匾寫著“彌勒佛殿”四字,字跡已剝落不少。
彌勒佛殿的左側有一方碑石,上頭的亭子已經倒塌,露出碑上陰刻的兩個大字“棲霞”,字型遒勁雄渾,法度嚴整。
據師父所說,這兩個字乃是唐高宗李治御筆,十分珍貴,而這一方碑石正是名滿天下的“明徵君碑”。
彌勒殿之後還有幾座殿閣,不過跟前面的大殿一樣,煙燻火烤,一片蕭索衰敗。
遙想三十多年前,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清大起義,太平天國在此建都,與清廷及其爪牙在此地鏖戰十餘載,烽煙四起,炮火連天,這一方古剎也難逃兵劫……
東方穎不由暗自興嘆,只恨晚生了四十年,不然定能與那些慷慨之士同仇敵愾,並肩馳騁,痛殺清妖漢賊,大慰平生。
正自神馳意往之際,見那老僧已經走下臺階,後面還跟著一名身披杏色僧袍的中年僧人,他們往步道走來,到了東方穎面前,掃地老僧舉手垂眉說道:
“小施主,這是本寺監院大師,由他跟小施主說話吧。”
東方穎點點頭,謝過了掃地老僧,那老僧便拿過掃帚繼續掃地去了,東方穎向著那中年僧人合十道:
“監院大師有勞了,小可千里迢迢,遠來拜謁方丈法義上人,還請大師引見。”
那個中年僧人端詳了東方穎片刻,雙手合十道:
“阿彌陀佛,既然是以柔師太座下弟子,自當以禮相待。請隨本座到方丈室見我師父吧!”
東方穎連忙稱謝,中年僧人便領著東方穎入殿,殿中果然是破敗不堪,佛像蒙塵,樑柱斷裂,似乎隨時可能倒塌。
跟著中年僧人從後門出了彌勒殿,拾級而上,進了大雄寶殿,殿中正有十來個小沙彌在打坐誦經,中年僧侶帶著東方穎從側門拐到一個幽靜的禪院。
這裡黃柏輕搖,銀杏繽紛,別有一番美景,居中三間竹製禪房,簡陋而莊嚴,當中一間門楣上寫著“棲山草堂”字樣。
那中年僧人示意東方穎在草堂外等候,他入內稟報了一聲,隨後才出來有請東方穎進去面見住持方丈。
東方穎走進房間,只見一張禪床上端坐著一名白鬚老僧,面容清瘦,卻顯得慈眉善目,大有仁慧之相,讓人望之而生崇敬之感。
東方穎上前躬身行禮說道:
“這位老法師就是棲霞寺的住持法義上人嗎?小女子東方穎,奉師尊以柔師太之命,前來參見上人。”
那白鬚老僧聞言微微睜開雙眼,看著東方穎淡然微笑道:
“老衲就是法義,女施主總算來了,請坐吧。”
東方穎合掌謝過,在對面一張椅子上坐下。
那中年僧人衝了兩杯清茶,分別放到方丈身前茶几和東方穎旁邊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