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鏡愚被朕笑得有點惱羞成怒。“陛下,您再笑的話,臣就要斗膽以下犯上了。”他勉強板起臉,然而因為那些紅色還未消退,看起來根本沒有威懾力。“以下犯上?”即便朕還在笑也忍不住反問,“謝相可還記得,朕在湯泉宮說過的話?”朕坐這萬人之上的位置,也僅許你一人之下。聞言,謝鏡愚身上又出現瞭如那時一般的反應——身軀微微僵硬,瞳孔深處卻像是有什麼綻開了,迸發出的光芒比興京除夕夜的煙火還要璀璨奪目。不對,那時他是這個眼神麼?好似貼得太近,朕沒能看見……“陛下……”謝鏡愚的聲音打斷了朕的淺思。再定睛一看,朕發現他已經邁過了兩人間原本就不長的距離。“陛下許臣萬人之上一人之下的位置,可臣真正想要的,只有陛下的這句話。”他朝朕張開雙臂,漆黑的眼睛裡滿滿地倒映著朕自己,還有朕背後燈火輝煌的國都。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候了。朕忍不住生出這種念頭,回以同樣的動作。兩個人,四隻手,聯成一個完整契合的擁抱。古時聖人有云,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可現今,朕有天下,又有他。君與臣,國與家,如雲從龍,如魚得水。人生稱心順遂如此,還能如何不知足?清平七年,回紇降。始置瀚海都督府,疆域北拓近三千里。其後近二百年,邊界無爭。清平十一年,謝鏡愚擢尚書令。清平十五年,吐蕃暗通小勃律斷西域要道,黨和率一萬兵馬大破其於娑勒城,始置安西都護府。吐蕃至此一蹶不振。清平十九年,李簡光擢戶部尚書。清平二十一年,運河南北全線通貫。上令圖畫鏡愚等一十二人於凌煙閣。清平二十三年,復通永濟渠,北至涿郡。清平二十八年,高句麗犯東北,花寂率軍重創,拓安東都護府。清平三十三年,上無子,用臣議,立泰王昶長子烜為儲。清平三十五年,謝鏡愚進拜太尉並封齊國公,魏王蒙冊拜司徒。清平四十年,齊國公薨。上親至弔唁,罷朝七日。清平四十一年,上始撰《帝策》一十八卷,以示太子明君之道。清平四十二年,疏靈渠。清平四十七年,攻南詔國。上力排眾議,御駕親征,千里奔襲,平定安南。清平五十七年,上命太子臨朝聽政。清平六十年,上崩於承慶殿,葬長陵。——節選自《周書·成祖本紀》作者有話要說:正文完結撒花,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接下來醞釀個一兩天,繼續更新後傳——大周 ※後傳標籤:前世今生, 架空現代,第一人稱, 主攻視角※“到了, 副總。”是劉秘書慣常一板一眼的聲音。其實他根本用不著提醒我。雖然我在路上似乎一直閉目養神著,可轎車開得越久,目的地可想而知越近, 胸腔裡的心臟也搏動得更快——人死去後又重活一遭,睜眼已是滄海桑田,任誰聽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換了身份,換了樣貌,實在很難令人把我和歷史書上的人物聯絡起來。若不是多少能算相同的名字以及眾多清晰得宛如昨日的細節, 我自己都要懷疑腦袋裡那些早就存在的記憶是臆想。謝鏡愚,字懷瑜。千餘年之前, 我是謝鏡愚;千餘年之後, 我是謝懷瑜。小時候,我曾認真思考過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的問題;但再大一點,我就只想做一件事——找到他。他曾是我的陛下,他更是我的愛人。不管他現在是什麼名字, 不管他現在是什麼樣貌,不管他現在是什麼身份,我都要找到他,不計任何代價!“……副總?”我被驚醒了。回神後, 我發現車不知何時停了下來,而劉秘書正立在半開的車門外等著。我稍一低頭, 鑽出車廂,迎面就看見大門邊的花壇中橫臥著一條嶙峋巨石,上頭陰刻著八個筆畫再熟悉不過的繁體字——周長陵歷史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是圍繞著真正的周長陵建造的。周成祖厲行節儉,在身後事上也是如此。要是按照周朝整山為陵的傳統,博物館肯定沒法在五年內修得初具規模。它現在還沒正式對外開放,但作為博物館最大的無償捐助個人,我確實有資格做首批參觀者。博物館方面早就準備好了接待人等,甚至還為我找了個資深周朝歷史學家做講解。但說句實話,我可能比他還清楚——“……周長陵和其餘十一座周皇陵都不同。因為修建時間短,工匠們沒有開山,而是用足夠堅固厚沉的石材構建了整座皇陵。另外,根據成祖遺命,陵前不設華表、石碑和祭奠之所。若不是失去辨認標記,恐怕長陵早就被盜墓賊光顧,咱們就不能完整地把它保護起來了。”專家慶幸地說。我眼前隨即浮現他滿不在乎的神情。“這依山造陵,氣勢確實宏偉,然而也確實太費工了。若朕百年,朕只想要一座牆夠厚的陵墓,不要陪葬也不要華表。身側無貴重之物,自然能長久安眠……”“……這些是陵墓裡發現的箭簇。因為年深日久,木質箭桿都腐化成了碎片。但弓箭在陪葬裡佔了不小的份額,想必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