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相提此建議,是為了陛下有人可用,甚至甘冒得罪所有朝臣的風險。而陛下口上不說,卻已想到此層,還替謝相除了隱憂。侍奉聖君若陛下,自然是臣三生有幸。”雖然他說得對,但朕還是虎起臉。“你可知道,你這話算是妄測君心?”周不比立即跪了下來。“臣當然知道。但臣也知道,陛下聖明若此,又體恤臣下,絕不會因此治臣之罪。”“好啊,你是說你這臭脾氣還是朕慣的了?”朕好氣又好笑。“臣不敢,臣只是說了實話。”周不比道,又深深一叩首,“若陛下願臣一直說實話,既是臣之幸,也是天下之幸。”還來?朕真是服了周不比。他說話直,然而並不是莽撞;其中分寸很難掌握,他倒是平衡得還可以。“你隨口說說就得了,別不停地給朕蓋高帽。”周不比依舊一本正經。“臣所言,均是出自肺腑,又如何能與高帽扯上關係?”“……還不給朕起來?”朕幾近無語,實在沒法繼續和他貧嘴了。周不比沒有動。“然而臣還有一事不明。”朕沒忍住瞪了他一眼。不打破砂鍋問到底就不起來了是吧……“說!”“陛下要擔此事,便不怕眾臣說陛下嚴苛麼?”周不比道,聲音莫名地較平時為輕,“臣瞧著謝相要反對,怕也是此意。”朕一愣,隨即意識到周不比說了這麼多,實際上還是替朕擔憂。“朕問你,若要你在中書省值宿,隨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你怕麼?”周不比搖了搖頭。“臣為中書舍人,此事本就是臣的分內之事。”“這就是你覺得眾臣可能有所怨言的原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周不比聽出了朕的反問意味,有點愣住。“陛下的意思是……”朕根本用不著等他問完。“這事兒可不只如此。想想看,朕是天子,勞心勞力尚且沒有怨言,做臣子的偏要不知好歹嗎?況且,若是有真才實學,又何懼朕親自相詢?怕是恨不得早日在朕面前一展拳腳。只有……”朕瞟著他,沒說下去。“只有尸位素餐的無能之人,才會懼怕,進而有所怨言。”周不比介面,眼睛發亮,“臣明白了。陛下果真運籌帷幄,臣等望塵莫及。”說完,他又深深一叩首,拿著詔書退下了。凌煙閣中只剩下朕一人。微風忽過,牆上懸掛的一排功臣畫像隨之輕動。朕起身走近,挨個兒端詳上頭的人。他們大都是父皇的臣子,不是過世就是告老還鄉;可朕估計,不用太長時間,就有新面孔躍居他們之中了。作者有話要說:千古一帝成就(1/n) 字數不多、內容卻很多的詔書頒下後, 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倒也不是說它引來了許多反對。只是,正月未出, 絕大多數官員還沉浸在假日的餘韻裡。猛地來了事, 還是一大堆事,免不了有種被殺得措手不及的感覺。朝堂上頗是兵荒馬亂了一會兒,朕看得暗自搖頭, 只叫幾個宰相各自按權責把事務分好、讓下面去做。其後便是各部自擬細則,逐一呈交至朕同意,最後再施行。這個過程免不了來回實踐討論;等諸事基本確定時,三場春闈都過了。本朝科舉設有多門科目,其中最難的、同時也是最熱門的科目是進士。除去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的生徒, 其餘應舉之人都要先透過各地秋闈才能參加禮部主考的春闈。春闈考中了也並不算完,後面還有吏部主考的選拔。選中之人可以即刻授予官職, 未中的只能自行尋個節度使幕僚之類的職位, 以後再等機會轉正。當禮部杜見知把春闈優勝之人的名單交上來的時候,朕正考慮著給新科進士親自面試。後世管這個叫殿試,但朕想開先河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都是選拔人才;沒有殿試的名頭,難道就選不出來了麼?聽了朕的意思, 杜見知只稍微一愣。“陛下想要親自選賢,自然是極好的。”朕瞧這反應,估摸著他已經和朝中諸多大臣一般,習慣了朕總是要提新主意。況且朕前不久才下詔要盡選賢能, 此事也可算在內。“那杜尚書以為,如何安排合適?”杜見知沉吟了一小會兒。“如今已是二月下旬, 想在上巳之前完成怕是趕不及。不若等至四月,好讓臣準備妥善,也好讓諸位新科進士好好準備一番。”備考時間確實要給,朕點頭。“敢問陛下可有題目了?”杜見知又問。“不管是時務對策,還是詩賦文章,皆有可能。”朕不由一笑,“端得看朕到時候會想到什麼了。”杜見知不傻,知道朕這話是要保密的意思,便自覺不再問。朕忽而又想到一事。“今年的新科進士宴何時舉辦?”“回陛下,今年定在上巳之日,曲江池畔。臣以為,屆時百姓盡皆郊遊,正可以令他們一睹將來朝廷棟樑的風采。”“如此安排甚佳。”朕頷首,想了想又補充,“朕不能親臨,實在遺憾。不若如此,宴上新科進士每人賜一碟御園櫻桃,再賜一盒糖酪,權做朕的賀禮。”糖酪不算貴重,然而皇宮裡的的東西總歸更好。櫻桃時令新熟,但是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