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情懷,一旦手癢了,好歹也能有個正經八本施展的平臺……現在楊柳最擔心的不是經營不了或是錢不夠,而是是否也還有別的什麼人盯著這塊肥肉。聽了她的擔憂之後,江景桐就笑了,“別說,還真有。”有商業頭腦的人不在少數,《知味》的熱度上去之後,還真有那麼幾家餐飲品牌向祁凰透出合作的意思,不過跟楊柳直接要買店不同,他們大都看中了“知味”這兩個字所隱藏的龐大商機。那江景桐當然不同意賣啦,這倆字兒還是他女朋友靈機一動起的呢,當初合同離都寫清楚了的:“商標、名稱都歸發起人楊柳所有”,就算真要商業化,祁凰第一個要商量的也是楊柳。只不過沒想到,她這麼早就主動提出了,而且竟然開口就要買店。“如果你真的想開店,”江景桐想了會兒,給她支了個招兒,“我覺得是不是把旁邊的鋪面也一起買下來比較好?”當初選定那家鋪面純粹是出於方便拍攝考慮,所以地理位置並不在市中心,日均人流量並不可觀,真要經營餐飲行業的話很難有大的盈利,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但現在“知味”的名氣已經完全彌補了它在地理位置上的弱勢,每天都能吸引大量現實生活和網路上的關注度,甚至已經帶動周圍鋪面的租金稍微呈現出上漲的苗頭。而楊柳對這個行業的熱愛顯然不是三分鐘熱度,想來保持個二三十年還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江景桐考慮的也就比較長遠。“知味”本身面積不大,雖然內部空間罕見的高,視野開闊,但只有一層,發展很受侷限。而它的東鄰就是個兩層小樓,單層面積也寬敞了將近三分之一;再往東,乾脆就是個有落地窗的大拐角!如此一來,楊柳想繼續做點心也好,日後改主意了,打通改裝成大型餐廳也不成問題!現在那一帶的房價雖然少有上漲,但並不很高,只要楊柳真的想做餐飲,幾年下來就能把投入賺回個七七八八,而且有了那兩家鋪面撐著,她完全可以把現在的“知味”原封不動儲存下來,絲毫不必擔心因為拍攝影響生意運營!“之前我隱隱聽說那個房東手裡攥的房源太多,資金流通有困難,而且地段不好,單靠租金抽回成本太慢,他本人有要直接賣斷的意思。”江景桐本人並不熱衷炒房,他周圍認識的人看中的也只是繁華地段的豪華住宅和別墅,對這種外三路小型商業鋪面並不放在眼裡,所以即便一開始聽說了這則訊息,他也並沒往心裡去。但既然現在楊柳有這個意思,細細一想,還真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