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1 / 2)

小說:贈你一夜星空 作者:皎皎

“怎麼?”李澤文斯文地吃著早飯,好整以暇地問她。“好專業……”郗羽無奈道,“我覺得,每一頁都比上一頁更難看懂。”李澤文道:“隔行如隔山,你的專業書我也不可能看得懂。”“確實是這樣……”郗羽乖乖把書放回桌上,詢問,“教授,你是準備修訂這本書嗎?”她注意到書頁上的一些筆記和批註,於是有此一問。這些批註裡他用了大量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看起來有趣多了,也容易理解多了。“不算修訂。出版社邀請我出一個普及的給大眾閱讀的版本,我要在專業版的基礎上做一些修改。”郗羽眼睛一亮:“那多好,我這樣的人也可以看懂了,我到時候去買一本。”李澤文慢條斯理地反問:“你真的會去買?”“會呀,只要我能看懂個大概就會去買,”郗羽思索著回答,“政治上的事,挺難形容的,似遠還近,你覺得它離你很遠,實際上卻沒有那麼遠。”很多人認為國家大事,國家經濟政策,世界局勢變化,地球那邊的恐怖襲擊和自己無關,實際上,世界政治經濟聯絡今天已經如此緊密,聯合國的每一項決議,大國的每一項決策,政治領域裡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渠道和你的生活發生關係,地球那邊政策輕微的一改,地球這邊的物價也許就要上漲50。正如現在郗羽面對的“丟工作”困境,就是政治/鬥爭的最直觀的反應。 李澤文是何等人,當然聽出了郗羽未說出口的潛臺詞:“gfdl最近那邊有聯絡你嗎?”“沒有。我前幾天給研究所的老闆發了郵件問了下,他說美國那邊沒什麼變化,還在審查。他叫我暫時安心。”李澤文道:“你的工作應該暫時問題不大。”“啊?你有訊息嗎?”郗羽的眼睛“噌”地亮起來。李澤文不答反問:“全美的大氣海洋研究所有多少外國人?”“大約有三分之一?或許更高一點,百分之四十。”郗羽按照自己所裡的情況,做了一個估算。正如郗羽之前形容的那樣,大氣科學是二級學科,工作辛苦也賺不到打錢,就業面窄——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對這種學習壓力大、能力要求高的專業興趣不是特別大,但對大氣的研究總歸需要有人去做,因為人類就生活在無處不在的大氣中——因此這一行當外來人員很多。“不錯,做理論的外國人比例很高,”李澤文伸出手在桌上一敲,“畢竟你是做理論研究的。研究所需要有人幹活,美國本土學生的數理水平越來越差,微分方程都沒學好還學什麼大氣科學?沒了外國留學生,一半大氣海洋研究所都無法運營。你的職位也並不要緊,暫時並不屬於被‘鬥爭’的範圍。”“那就太好了。”郗羽略微鬆一口氣。和gfdl的合同期是兩年,她打算在這個安靜的研究所安安穩穩呆上兩年,做兩篇漂亮的論文——她原以為這個目標輕而易舉可以完成,沒想到忽然橫生枝節,此時聽到李澤文說“沒什麼問題”,發現自己的目標似乎還能持續下去,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但你也要規劃後路,幾年後就難說了。”郗羽瞪起了一雙大眼睛:“怎麼?”“跟國會山的人打聽了一下,他們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透過一項新一輪的法案,法案的內容大概是,在學術領域裡將會加重‘政審’的分量,越來越排擠外國人——尤其針對亞裔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不會有太大的轉機。”科學界從來也不是象牙塔,美國的學界和政治界經濟界的聯絡非常密。科學家們也要面對人生的種種需求與衝突——你想升職吧?你想成為學界大牛吧?那就多發論文。發論文的要做研究,研究的經費哪裡來,人員從哪裡招?需要的時候,科學家們玩心計和手段也是在所不惜的。在這種大環境下,許多學者都身兼數職,不會純潔得和小白兔一樣。他們為政治家站臺,在大公司拿顧問費,郗羽的導師就拿著幾個團體的顧問費,至於李澤文這樣的政治學教授不跟國會山扯上關係,反而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啊?他們真打算這麼做?美國可是個移民國家啊。”郗羽瞪大眼睛,“他們是要把移民,還是高學歷移民趕走?”“歷史都是相似的。人種、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問題彙集在一起,的確緩慢的拉扯著美國這輛列車駛向新一輪的排華法案——不過吃相會大概會比一百年前好看點。”郗羽思索著,扯了扯自己的髮梢。她對美國當然沒什麼深刻的感情,美國的學界當然也不是天堂,但求學這幾年多少她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第一大國在科研製度科研人才培養上的優越性,雖然各種小毛病層出不窮,但依然比這個地球上的任何國家都要好,說一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很貼切的——這個制度基本上會給全世界熱愛科研的人一條出路,自己這些年的年的成長也受益於這個制度,此刻親眼目睹著這個制度逐漸走向瓦解,心情有那麼一點複雜。郗羽想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