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可是你們的談話所有人都知道了,總要有人洩漏出去吧?答:不是我!我沒有到處亂說!問:你看到過這個嗎?我們認為這是潘越的遺言。答:……我不知道。問:你覺得他的遺言是給你寫的嗎?答:……我不知道。(被詢問人情緒崩潰,無法繼續詢問。)最後一份問話記錄是潘越的父母貝曉英和潘昱民。問:我知道你很難過,但有些問題我們警方不能不問,希望你配合。答:嗯。問:潘越平時幾點回家?答:基本準時回家。問:你注意到潘越最近有沒有一些變化呢?比如行為變化、情緒變化,諸如悲傷,憤怒,絕望這些情緒呢?答:很好。我兒子一直很乖巧,他成績很好,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吃得下,也睡得好。問:可是根據我們走訪調查,他最近情緒比較低落。答:這也是一班那個姓郗的小賤人乾的!你們問我幹什麼,為什麼不去把她抓起來啊!問:貝女士,請稍微冷靜一點。答:我為什麼要冷靜,她害死了我的兒子!問:女士,你的心情我們理解,但你的指控無憑無據。答:怎麼沒有證據!如果不是她把話閒話傳的到處都是,我兒子會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嗎?問:沒有證據證明是郗羽同學傳了那些閒話。答:你們為什麼不去找出誰害死了我兒子,反而要來問我!問:我們正在這麼做。聽說,你和潘越的父親關係不好?答:誰說的?問:我們有做過走訪調查,而且,在你兒子的日記中也有記錄。(出示了潘越的日記。)答:……問:你看,至少從日記裡,我們可以看出,影響潘越心情的,表白失敗並不是唯一的原因,不和睦的家庭關係對他的影響也很大,甚至更大一些。答:……問:還有一點我想求證一下,你和潘越的父親有仇家嗎?答:我不知道,就算有也是潘昱民那邊引來的!在潘越的母親這邊問不出什麼,警方把視線落在了潘越父親潘昱民身上。問:我們做警察的,有些問題不能不問,希望你配合。答:你問。問:你平時和你兒子交流多嗎?答:常常交流。問:你注意到潘越最近有沒有一些變化呢?比如行為變化、情緒變化這些,悲傷,憤怒,絕望這些情緒呢?答:我這幾天在外出差,但是我每天晚上都會給他打電話聊天,沒有發現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問:聽說,你和潘越的母親有矛盾?答:……是有這回事,你們怎麼知道的?問:潘越寫在日記裡了,比較詳細。(出示日記)問:你什麼感想?答:……我很後悔,我應該多關心我兒子……他從來沒有表現出來啊。問:潘越是很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那種孩子?答:我兒子從小就想當作家,他比同齡的男孩子很敏銳很多。我是他爸爸,我怎麼能一直沒看出來呢?問:我發現你很冷靜。答:事情已經這樣了啊。有一件事我想問問你們。他在學校裡被人欺負了嗎?問:根據我們目前的調查,談不上被欺負。答:……嗯。問:還有一點我想求證一下,潘越在日記裡提到了一些家庭狀況,關於這點,你有什麼可告訴我們的?答:沒有……問:他日記裡記錄的事情是真的嗎?答:……是真的。問:你的家庭,有沒有和誰有私人恩怨?或者和潘越的母親的家族有私人恩怨?答:我是建築師,行業肯定有一些競爭對手,但都談不上仇家。問:好的,我們明白了。幾份筆錄看完,李澤文合上了案卷。隨後他拿開最後一份材料,是由負責這次案件調查的刑偵隊副隊長寫的總結材料。這份總結材料分析了已有的資訊,隨後還指出了查案時發生的一個難點,那就是沒有監控。二中的監控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校園裡的監控,這部分監控極少,只有極少數地點有安裝,比如校門處。問題是,學校對監控設施的維護不夠,一個多月前監控設施就出現了問題,至今沒有維修——這就是重點中學天生的傲慢,因為覺得不會出事,所以對安全問題並不上心。另一部分是教室裡的監控,南都二中作為中考高考考點之一,每個教室都安裝了監控裝置,問題是,因為人手不夠,這套監控裝置不到大考時壓根不會啟用。當然就算啟用了,放學後也會關機。綜合以上原因,警方沒辦法從電子監控裡獲取資訊。南都二中處理監控的問題很草率,但這也是十幾年前的實際情況決定的,那時候技術發展尚不成熟、監控裝置比較貴、人們安裝安防系統的意識淡漠等原因,出現這種情況,倒也不讓人奇怪。副隊長寫了結論:雖然沒有目擊證人、沒有監控影片,但根據法醫的檢查判斷和潘越留下來的日記和遺書判斷,潘越墜樓一案屬於自殺,就此結案。 郗羽回到家時,郗家祖孫三代正坐在客廳在其樂融融的看選秀節目,郗羽本來準備回書房去,一眼掃過,程茵的笑臉在60寸的電視螢幕上十分醒目,她下意識站住,眼睛盯著電視機無法動彈了。郗廣耀看小女兒:“你坐著看吧。”看到老爸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