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力其實不差。解決問題和讓問題消失看似相似,其實處理方式截然不同。“類似亞歷山大砍斷繩索的故事?”郗羽問兩位教授。“你可以這麼理解。”李澤文道。這是一個著名的傳說故事。2000多千年前,亞歷山大大帝進兵亞細亞。當他到達亞細亞的弗尼吉亞城時,聽說城裡有個著名的預言: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繫了一個複雜的繩結,並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會成為亞細亞王。亞歷山大他舉起劍對準繩結,狠狠的一劍把繩結劈成了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解決一個案件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徹底解決案件,你就要順藤摸瓜找到案件的每一個要素,就好比解開一個複雜無比的繩結;但是讓案件消失,就好比亞歷山大砍斷繩結的過程,直接砍斷,就沒有“問題”存在了。“我不是說警方會草菅人命,但對墜樓這樣的簡單的案件,他們一定會出具一個結果,”李澤文看出了她在想什麼,直接道,“只要沒有明顯的疑點,就會歸納到意外死和自殺兩種情況;倘若有證據證明某人某墜樓前情緒低落,遭遇變故,那結論會倒向‘自殺’——同時,如果此人還留下了一份遺書,那就可以辦成鐵案了。”季時峻道:“還有一點也要考慮,那就是校方的態度。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只要出了學校的負面新聞,校方的態度一定是息事寧人。對學校來說,沒有什麼比‘影響學校名聲’更可怕的事情,學生利益永遠在校領導的利益之後,越是名校越是如此。校方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把這起人命案壓下去。通常來說學校方面的施壓都很管用,畢竟警察的孩子也是要送進學校讀書的。幾個入學名額可以換得警方快速偵破結案,那又何必把一件明顯的有自殺動機有遺言的自殺案搞得天翻地覆?”李澤文繼續耐心科普:“而且,對自殺人員做心理分析和側寫也是不可能的。基層派出所和公安分局工作量太大,接警電話可以從早響到晚,哪有這個時間去請教心理專家?更何況,案件發生在十幾年前,大部分警察是沒有對死者做心理側寫這種認知的。就算有這個意識,他們也很難找到真正專業的從業人員。實際上直到現在,心理側寫在國內都是玩笑一般的存在。”“當年我能理解,現在居然還不重視心理側寫嗎?”郗羽很吃驚。季時峻反問:“你在美國看過那種破案的美劇嗎?”“有機會就看一點。”郗羽點頭。實際上她在美國這幾年,也就只有“偶爾看看破案美劇”這一個娛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