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相應的培養基,也是很難弄到的東西。
也就是說,徐鴻儒幾乎不可能在明末時期完成脫毒。
那麼他仰仗的土豆和地瓜,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大幅度的減產。
那麼到時候,他就只能向黃林求助了。
看來,他在給別人戴上緊箍咒的時候,也被別人在他頭上戴上了了緊箍咒。(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一章 報紙尖刀
康寧沒有當著徐鴻儒的面詢問任何關於脫毒的事情。徐鴻儒和黃林的聯盟已經接近於瓦解,雙方目前最多也就保持友好關係。不太可能在這方面搞出什麼合作來。因為黃林根本就沒有必要在這方面合作,他可以隨時從穿越者的老家購買他需要的東西。
所以他不會為了這種事情動用自己的任何本錢。
如此,孤立無援的徐鴻儒,就無法在明末的條件之下,開展任何脫毒操作。
這一點幾乎是可以確定的,沒有必要再去旁敲側擊的去驗證。
所以康寧不準備在這方面浪費時間。
甚至他都不準備在徐鴻儒擅長的農業這方面問什麼。
他準備組織兩批人來這裡取經。一批是和尚道士們組成的穿膠集團,主要從事理論學習,把他們那些七拐八繞得東西,都轉化成徐鴻儒這一套。
另外一批人,甚至他都已經做好了人選,如果說汜勝之、王禎的名氣太大了,容易引起懷疑的話,那麼北宋的鄧御夫應該算是最為保險的人。
“徐大哥。光有糧食還是不夠的。”康寧緩緩說道,“我們可以向別人施加緊箍咒,但不能阻止他們變成強盜來搶我們的東西。蘇猴子實在是太有能耐了,如果他真的願意動點手腳,唐僧不知道死了幾百回了。”
“你說得對。光有糧食只能證明我們只有堅固的後盾,而缺少鋒利的彎刀。不過大哥我可不是笨蛋更不會看著辛辛苦苦靠著自己的雙手積累起豐厚家底的百姓,不得不在朝廷權力的積壓之下,交出他們雙手獲得的勞動成功。
這種事情,是身為農業從業人員的徐鴻儒最為痛恨的,也是他最為不想看到的。
康寧對著一點還沒有深刻的認識。不過這只是時間問題。徐鴻儒是個相對樸素的人,他的防範之心,遠遠沒有康寧想象的那麼高。
接下來他們去的地方,也證明了這一點。徐鴻儒將自己的利刃,展現在了康寧的面前。
“這個,轉輪排字架。水力驅動的。”
康寧看著裡面複雜的木製機器,思考著要不要把王禎轉生出來,讓他看一下他在元朝的時候弄出來的東西,甚至都得到了穿越者的認可。
這應該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看到這東西的同時,康寧其實已經想到,這玩意兒是幹什麼用的。
但他還是故作毫無察覺,只是模稜兩可的說道:“這東西,我好像在哪裡見到過。一本書上,叫《農書》。”
“對。王禎寫的。他最初用這玩意兒來印刷方誌,比起雕版印刷快很多。後來我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我用它來印刷報紙。”
“報紙?”康寧心想果然被自己猜中,但是他的臉上,只不過是一個土著居民的驚奇,“那是什麼?和邸報差不多嗎?”
“不太一樣。我印刷的報紙,是給那些百姓看的,可不是給官府裡的老爺看得。”
康寧立刻擺出一副吃驚的表情。而不是讚賞的神采。因為這才是一土著居民該做的事情。
要知道,古代法律對於坊間私自傳播印刷品。尤其是在明末妖書案之後,都有著嚴格的限制。觸犯者動不動就要享受流放待遇。
所以身為一個土著居民,在聽到徐鴻儒計劃在民間傳播這種印刷品之後,時一定要表現出驚懼來的。
即便是封建時期的統治者,他們的智商也不容許低估,麼iu有哪個笨蛋會放任謠言的傳播而置之不理。否則。他們通知的權威性將必然受到損害。
誰都知道鉗制輿論的重要性,有些人的手段稍微極端了一些,於是就有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句話。
而這句話出現已經有接近三千年的歷史。
徐鴻儒自然也是知道其中厲害的,甚至他要更清楚一些,因為他可以從後世的歷史程序中的值。在二十世紀初葉,報紙這玩意兒曾經成為開啟民智的重要手段。
在康寧看來,這大概就是徐鴻儒選擇這麼做的原因。
他準備把老百姓的思想給喚醒,從此將十七世紀的歷史程序直接推入到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