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阿瑜這魂都快飄散出去了,太后娘娘才悠悠轉醒。阿瑜又起身,再給她行禮。文太后果然沒有揪著這種問題。她雖然想為難阿瑜一二,但卻一點兒也不想叫人瞧出來有多刻意。畢竟她對阿瑜的感情挺複雜的,說多麼喜歡罷,談不上,畢竟從一開始就想算計人小姑娘,心思不單純。說不喜歡罷,其實她還挺喜歡有阿瑜陪著的,這麼些年也習慣了,這小姑娘又懂事兒,又聰慧,長得一副金玉一樣的相貌,瞧著也賞心悅目。相當一段時間,文太后是真的漸漸把阿瑜當作自家親近的晚輩來瞧的,她想讓阿瑜嫁給小兒子,也不全是因為算計,那是真心實意想要阿瑜這個小兒媳婦。後頭隆平大長公主來了,她這顆心也漸漸冷淡下來了,偶爾也覺得自個兒從前挺可笑的,根本沒這個緣分,瞎操甚麼心呢?長子稱帝,她成了太后,才發現長子和阿瑜的關係並不簡單,甚至是很久之前便“私定終身”,她這個當母親的是一點兒也不曉得。心酸的同時,又覺得阿瑜真是不懂事,攪和了他們一家子不說,還要貪心嫁給皇帝。但是自那以後,並文妙德的那件事,卻叫文太后漸漸有些乏力。她覺得自己真的是老了,長子是一點兒也不聽話。他的少年時代,她一點兒也不曾參與,以至於看到他露出冷厲的獠牙,便有些不能接受。其實她的命是真的不錯,想要的最終都得了,只是並非是她最初想象的那條路子而已。那些不甘和氣憤,都顯得沒那麼要緊了。文太后見到阿瑜,慢慢露出從前那段時光裡頭,常有的微笑:“阿瑜啊,之前叫你等急了罷?我這年歲漸長了,這些日子總是乏力。”阿瑜只是靦腆道:“瞧您睡得香甜,等一會子也沒什麼。”文太后點點頭,嘆息一聲道:“你這孩子,從前小時候在我那兒,便是有些淘氣,我這心裡也喜歡著,怎麼這些日子反而越發生疏了?”阿瑜微笑道:“沒有,就是見您身子安適,阿瑜也就放心了,不敢多叨擾您。如您喜歡,往後我多來瞧您便是。”畢竟以後是婆媳了,這點眼色阿瑜還是有的。文太后只是笑了笑,又指著一疊子洗好的水潤潤的枇杷道:“我記得你小時候愛吃這個,來嚐嚐咱們宮裡的,比不比得衡陽的滋味好。”阿瑜依言拿了一個,慢慢吃起來,邊吃邊拿帕子文雅地擦拭嘴角。文太后瞧她吃著,才緩緩抿出一個笑容來,輕輕道:“後天哀家要去皇覺寺上香,你同哀家一道來罷,還有些京城的貴婦人們,哀家也會請來一道用用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