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後,賈母與薛姨媽閒聊,眾媳婦姑娘們陪伴。忽聽賈政使人上來對王夫人說:“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輕不知世路,在外住著恐有人生事.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閒著,打掃了,請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賈母聞言心中嗤笑,二兒子待客之道倒是妥當,且不見往日他對誰有此番熱情。定是二媳婦說與二兒子,早先商量好如何,做定是要留下這薛家人。姊妹相聚小住一段倒也使得,如今二兒子此番正經說與眾人聽,連房間一應東西早已準備妥當,豈不是打算長留住下;二兒媳倒真是周到,且不見黛玉來時她此番上心,住所等一應事宜等黛玉到了才臨時做安排。賈母心裡自是一番計較,面上卻不動聲色。事情既已定好,她如何不做個大度婆婆,順水推舟,因未等王夫人挽留,便道:“就在這裡住下,大家親密些。”薛姨媽正要同居一處,方可拘緊些兒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縱性惹禍,遂忙道謝應允.又私與王夫人說明:“一應日費供給一概免卻,方是處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家不難於此,又有之前黛玉俸錢先例便也不覺奇怪,遂亦從其願。細論起來,妹妹反倒不如黛玉當初給錢的法子大方,她計算過黛玉住賈府這兩年花銷,銀錢不會過一千兩,甚至更少,黛玉吃穿打賞常用己錢。不過薛姨媽既是她妹妹卻也不好計較什麼,反正以後定有用到妹妹之處,王夫人心下暗暗盤算一陣。從此後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過了兩日,薛姨媽解了舟車勞頓之乏,安頓事宜解決。早飯後,便帶著寶釵到賈母處閒談。餐食等物剛撤下,黛玉便見到母女二人身影,上次相見因人數多隻寥寥談過幾句,倒不過是些客道話。今兒見寶釵看她的眼神兒,裡面裝的全都是好奇和探究,心知今天定是躲不過。王夫人李紈見薛姨媽到來留下來陪伴,王熙鳳因有雜事笑鬧一會子便起身告退。薛寶釵陪著母親與賈家老太太說話,心思卻全在那個賈家外戚林黛玉身上。此女剛滿十歲,卻長著傾世容顏,風流體態,有著一個七竅玲瓏心,深得賈家眾人的喜愛,怎叫她不關注不嫉妒。寶釵自覺才華橫溢,相貌富貴,金陵女子中她當第一,來到京都賈府第一天,相貌身段便被這位黛玉比下去了,她怎能甘心。寶釵便想探探黛玉的才情,論才華好多讀書的爺們都不及她呢。聊了一會,賈母見寶釵歲數小,難和她們這些太太老婆子們言語,招呼她與姊妹們去外間屋閒聊玩去。寶釵應聲,迫不及待地找黛玉她們去。黛玉和三春姐妹正探討七九連環如何解開,見寶釵出來幾人迎了上去,叫聲‘寶姐姐’;迎春比寶釵虛長几月,遂叫‘寶妹妹’。寶釵見眾姊妹好相處,心下歡喜,拉著姊妹幾個一同坐下閒聊。“林妹妹家在揚州?”黛玉見寶釵笑言相問,卻掩飾不住眉眼間的探究神色。既是如此,便細細回答你。“我是姑蘇人,因父親被點了巡鹽御史,便舉家搬至揚州。”“原是如此。”薛寶釵點頭,皇上欽定的巡鹽御史,那可是最高鹽務專官,無定品。何為無定品?就是說黛玉的父親雖為二品大員,受上面更高階別官員管理;但被欽點巡鹽御史之後,在審查鹽務之事上,若有人出了紕漏,犯事之人哪怕是當朝宰輔王孫公侯,他也有權力將他們捉拿入獄,可自行審判定奪,這便是無定品的便宜之處。而她們薛家,縱是富貴權勢親戚再多,官做得再大,如今也只是皇商罷了,論家世她怎及黛玉十之一二。故而心裡暗暗下決心,此後在賈府更是要百般行事小心,切莫讓人笑話了去。作者有話要說:想先把另一個文完結,這個儘量更,等上榜後俺會勤勞的,╭(╯3╰)╮☆、玉黛飛揚紅樓夢中夢(十四)林如海自打與獨女黛玉每月通訊往來之後,生活的愈發神采奕奕。揚州知府周明遠與林如海是舊時同窗好友,憐林如海骨肉分離,家中每每有些宴席吃食便招來同窗小聚。林如海俱應承下來,一則年逾中年容易孤獨,二則周明遠四子蘭竹與黛玉年歲相近,聰慧異常,偶爾逗弄一番也可解相思之憂。一日午後,林如海與周明遠在府中小酌,四子周蘭竹作陪。吃一會兒子酒,林如海見蘭竹無聊,因問道:“汝頌詩中何句最佳?”周蘭竹未加思索,恭謹答道:“蘭竹孤陋,所閱詩詞甚少,其中莫若士龍作頌,穆如清風,讀之感動。”林如海笑著稱讚,周明遠小兒子非凡人能比,小小年紀竟然讀了士龍所作的詩。士龍雖非名家,詩中卻頗有清正之氣,正是蘭竹這般年紀的典範。周蘭竹能夠讀到士龍的詩,可見他閱讀之廣泛。周明遠對自己的小兒子的表現十分滿意,故而決定午後帶著蘭竹出去逛一遭。林如海恰閒著無事,便跟著父子二人湊熱鬧。三人穿著便裝,踱步於市井小巷,權當散心,順便體察民情。三人走走停停,至一處幽僻茶樓喝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