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才令他們大開眼界。
這金屬蒸餾器是一整套的,十分精密複雜:下面是加熱用的爐子,上層是盛丹砂等藥物的密閉容器,旁邊還通著根管子。加熱使用時,上面封閉容器內產生的蒸汽便會沿著那根管子流入外部專用的閉合冷凝罐內。
一整套裝置收拾的整整齊齊,邊邊角角都打磨的光滑圓潤,表面幽幽泛著光,還被人用古文字做了一套《道德經》的陰刻在上頭,甚是考究。
這麼一套下來,不光蒸汽液化率極高,而且因為基本隔絕了與外界的聯絡,使得蒸餾後的液體純度可以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可以說,這樣的蒸餾裝置,即使放到後世的現代社會,也能擔得起一句“完善”,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相當的試驗了。
喜出望外是自然的,可大量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最要命的就是太複雜!
若是之前他們看的那套最簡單的:一個圓底瓶、一個桶,哪怕不找專業鐵匠,給席桐幾天,或許他自己就能叮叮噹噹的折騰出一套來。可這個?
莫說席桐這個半吊子門外漢,就算是鐵匠,想做到如此精密圓潤,非積年的老鐵匠不可。而且部分細節的技術難度很高,乃是外頭的鐵匠們不常接觸的方式和技巧,不失敗幾回估計夠嗆。
展鴒捏著眉心嘆了一回,十分感慨的問道:“敢問一句,令祖師出家之前作何營生?”
果不其然,就聽張道長非常謙虛的道:“鐵匠罷了,倒是十里八鄉有些個名聲,如今觀中還在用的好些鐵傢什都是他老人家在世時親手做的。”
這就是了。
自己既有想象力又有動手實踐能力,不做出點兒玩意兒來簡直天理不容。
唉,果然技術宅不管在哪片時空都令人敬佩,也叫人頭痛……
張、宋兩位道長顯然也希望能幫上忙,本來也沒什麼刻意營造的仙人姿態,當即將外頭累贅的大袖衣裳除了,四個人就湊在一處,或趴或站的研究起來。
如今展鴒和席桐早已養成了隨身攜帶炭條和小本本的習慣,就邊看邊討論邊畫草圖,宋道長他們又對這等神乎其神的畫技讚不絕口。
尤其是宋道長,本來他平日就愛描兩筆畫兒,觀內許多都是他的大作。他又是個酷愛觀摩鑽研的,除了煉丹也就是畫畫消遣,如今見了此等全然陌生卻又自成一家的技法,登時有些挪不開眼睛。
素知自家師弟脾性的張道長見了,忙扯了他一把,正色道:“師弟慎重!”
宋道長登時驚醒,額頭上立刻見汗,十分慚愧的對展鴒和席桐作揖,“是貧道失禮了,見諒,見諒,出了這門就將此事忘得一乾二淨!”
時人頗重書畫一道,一旦哪裡出了大家之作,眾人便競相模仿。或是字型,或是繪畫技法,多以創造者的名字命名,不說明出處和來源的模仿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這大概就是古代的版權意識吧。
又不乏刻苦鑽研之輩,惟願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琢磨出獨具一格的新式技法,一來寬慰自身,二來也可名揚天下,叫世人流傳稱頌。
方才宋道長驟然見了前所未見的畫法,難免激動,只顧著觀摩鑑賞,哪裡還記得許多?此刻經師兄提醒才想起來竟未求得他人允許!不問自取是為賊!故而也覺得羞愧萬分。
展鴒和席桐卻不在意,且不說這速寫及其分支虛擬速寫都不是他們原創,即便是原創,此等技法若果然能傳播開來,自然比他們敝帚自珍來的好。他們能允許那福園州的老者旁觀,自然也不介意再多傳授一個人。